物,甚至连绿化区内的松柏都全部砍光。1928年,东陵发生了由军阀孙殿英指挥的盗陵大案,乾隆帝的裕陵和慈禧陵被炸开,地下殉葬的财宝被抢劫一空。1952年,东陵又发生一次盗陵事件,同治的惠陵受到严重破坏。现在陵园经过多次修缮和清理,已开放了裕陵和慈禧陵的地宫,供游人参观。
南京城墙
明朝初建时,定都南京,所以南京城作过53年的首都,也留下了许多皇家建筑的遗迹。现存建筑最著名的是城墙。朱元璋在即将打下江山的时候,采纳了一个名叫朱升的人的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对修筑各地城墙很下功夫。明南京城周长33.65公里,超过了北京城,是全世界最长的京城城墙。墙身用条石砌基,巨砖铺面,城砖都用优质粘土和白瓷土烧成,每块重20斤到40斤,砖上还印有制砖府县和烧砖人的姓名及年月日。全城共13个城门,13600多个垛口,200多个堡垒。最大的聚宝门(今中华门)有四重城,四道拱门和千斤闸,27个藏兵洞,头道瓮城东西两侧设马道。城门结构之复杂,在其他地方还很少见,现中华门瓮城保存完好。南京城墙也有20公里完整地存留至今。
沈阳故宫
清军入关前,定都沈阳。因此沈阳也有一座故宫,是我国现存仅次于北京故宫的最完整的皇宫建筑,始建于努尔哈赤天命十年(公元1625年)。乾隆、嘉庆时又有增建。共占地六万多平方米,房屋300多间,组成十几个院落,分东路、西路、中路三大部分。规模虽比北京故宫小得多,但初建时因有模仿明朝宫殿的意思,所以中路布局也接近北京故宫。东路则是清初宫阙的特色所在,它以居于北端的大政殿为中心,南面东西两侧各列五座方亭。大政殿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形制为八角重檐亭。10座方亭是左右翼王和八旗大臣办公的地方,通称为“十王亭”,这种布局是与八旗制度相应的。西路以文溯阁为中心,是乾隆时增建的,专门收藏《四库全书》,阁中藏书至今幸存。沈阳故宫的建筑风格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反映了明中叶以来满汉两族文化逐渐融合的过程。
除了都城建设以外,明清两代政府还大力修缮全国各地的名胜古迹,兴建的寺观、园林之多,超过了以前任何一个朝代。
武当山建筑群
明代帝王尊崇道教,我国道教第一名山武当山上的庞大建筑群主要是在明代兴造的,现在湖北丹江口市境内。永乐皇帝朱棣派军夫30万在武当山建起八宫、二观、36庵堂、72岩庙、39桥、72亭,嘉靖皇帝再加扩建,形成了五里一庵、十里一宫的宏伟规模。山上有不少古建筑上的杰作,如太子坡复真观前的一座五层高楼,用一根大柱支撑12条梁枋。是建筑学上所谓“一柱十二梁”的实证。
南岩上的天乙真庆宫,是一座仿木结构的石雕大殿,建在悬崖峭壁上。为元代延祐元年(公元1314年)雕造,全用石材拼砌而成。站在殿前廊道上,上面陡崖摩天,下面万丈深渊。殿外崖前,有一根浮雕云龙石梁,悬空横出栏外2.9米,宽仅30多厘米。所雕盘龙头上放一个小香炉,俗称龙头香。石殿内雕有“天子卧龙床”组雕和三清像,四面环绕五百铁铸灵官像,极其生动逼真。天柱峰上的金殿,极其精美壮丽,从建筑构件到大殿内外的装饰,乃至供奉的神像及各种物件,均用精铜铸成,赤金涂饰。全殿高5.54米,宽5.8米,进深4.2米,共三间。屋瓦、斗拱、檐柱、门窗等均以铜铸构件卯榫拼焊而成,连接精密,看不出分件铸造的痕迹。殿内主供真武大帝像,散发赤足,正襟危坐,衣纹飘逸,重达10吨。左右金童玉女捧宝册侍立,水火二将擎旗仗剑,魁伟勇猛。宝座、香案、蜡台、磬、钵等,都是铜铸鎏金。整个金殿从里到外金碧辉煌,虽经500多年风雪雷电的侵袭,依然灿烂夺目。
容县真武阁
广西容县人民公园内有一座经略台,据说是唐代著名文人元结任容管经略使时所建。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在台上增建道观,改称真武阁。明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又创建三层楼阁,一直保存到现在。这座阁共高13.2米,面宽13.8米,进深11米。三层檐之间距离很近。四周没有墙垣和墙基,全部构件都暴露在外。全阁一共用了大小近3000根铁黎木构件,而没有用一样铁质材料。三层阁全靠八根巨柱支撑,而八根支柱又不埋在地下,只是置于八个石墩上。第二、第三层楼阁内又另添四根粗大的金柱。这四根金柱承担着好几层梁枋,加上屋顶、瓦檐、脊饰等,负担十分沉重,而这四根金柱的柱脚却是悬空的,离地有二三厘米。据建筑学家分析,造成这种惊人奇观的原因是四根金柱并不起顶梁柱作用,它们只是和其他构件接在一起,相互制约,并被抬着而已。此外,由于这座楼阁的外檐特别宽大,承托外檐的斗拱和金柱身上的挑梁相接,靠金柱的重量进行平衡,才抬起了外檐,保证了结构的稳定。这四根悬空金柱的设计,说明我国古代工匠已掌握了丰富的力学知识,才敢于进行如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