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中国的文房四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节 明墨
    明朝,特别是明朝中叶以后,经济更加繁荣。这时的制墨业,由于文化艺术的发展,品种上有所增加,质量上也有所提高,出现了专业化的制墨作坊及生产专业区。这时的制墨业,已大都聚集在徽州地区。明代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上说:“新安人例工制墨,……今徽人家传户习。”新安为歙州、徽州所辖地的别称。包括歙县、休宁、绩〔ji积〕溪、婺源四个县。这是说,在明代,广大的歙州、徽州地区,已是家家户户,世代制墨。在制墨流派上,当时出现歙派与休派,以后又出现婺派。歙派墨品风格崇尚富丽堂皇,刻意摹古。休派墨品风格以质朴取胜,注重实用,尤擅长集锦套墨。后来出现的婺派则以普及墨为主。当时以歙、休为两大流派,虽墨派不同,但皆具特色,共同奠定了徽墨的基础。

    《歙县志·食货志》中,把当时墨家又分为“文人自怡”,“好事精鉴”,“市斋名世”三种类型。这主要是以制墨的目的来划分的。“文人自怡”是指为了“自怡”,自赏,自娱,自藏;“好事精鉴”是指制出精品、名品为了贻人炫能;“市斋名世”为了市肆售卖。或如“市义”,为施斋墨以名世惠众。

    明墨除有实用目的之外,在观赏与收藏上也有着强烈的追求。由于墨家、墨派的增多,更使明墨在造型、纹饰乃至包装等方面更加美观。墨品名称题材繁多,意趣高雅。墨形上有长方形、圆形、牛舌形、圭形、亚(亞)字形以及仿器物形等等。墨面绘画题材上,有山水、花鸟、人物、故事等等。墨面纹饰与色彩也是各式各样,美仑美奂。墨模雕刻考究精致。墨的整体还要加以刮磨、漆衣、漆边、漱金、施彩等,使墨外表绚烂缛丽。总之,墨品经过多项艺术加工,已经成为精美的工艺美术品了。

    明代墨业繁荣,墨家林立,仅据《墨志》记载就有120多人之众。制墨业竞争激烈,各派各家争奇斗巧,精品迭出,异彩纷呈,盛况空前。下面将主要流派中的名家简要介绍一下。

    歙派,以罗小华为先驱,重要墨家尚有程君房与方于鲁。

    罗小华 名龙文,字含章,号小华,明嘉靖时歙县人。《万历野获编》说:“罗龙文所作,价逾拱璧,即一两博马蹄(马蹄指一种蹄状的银锭,即马蹄银)一斤,亦未必得真者。”由此可以看出,罗小华的墨在当时是多么昂贵。由于墨好,连明神宗(即万历皇帝)也命内侍“重赀〔zi资〕争购”。《歙县志》说他的墨“坚如石,纹如犀,墨如漆,一螺值万钱”,仅据《墨志》上记载,罗小华制的墨就有十几种之多,如“小道士墨、太清玉、神品、佛元珠、天宝、玉虎符、伏虎、朝升三级、尧年、通天香、临池志逸、师蛮、龙涎香墨、碧玉圭、龙柱”等。这之中,以“小道士墨”最负盛名。相传唐玄宗时,有“龙香剂”墨,是描述玄宗见有小道士形如蝇,缓行,玄宗非常吃惊,连问这是什么妖怪,旁人告诉他,那是墨的精灵。罗小华即根据这个传说仿制出“小道士墨”。此墨的制作亦开歙派仿古墨之先河。

    由于罗制墨艺精,嘉靖时(公元1522—1566年),得到明世宗的赏识,后来又成了奸臣严嵩孽子严世藩的幕宾,谋得了“中书舍人”的官职。后因严世藩伏诛,罗受牵连,亦遭杀身之祸。

    程君房 名大约,字幼博,号君房。明嘉靖时歙县人。明清以来的论墨者,都对程给予极高评价。程声誉极高,名气亦大,凡知徽墨者,无不知程君房,是歙派制墨的旗手和集大成者,被称为李廷珪后第一人。他选料严格,如用桐油500斤烧烟,得最轻的油烟不过百两,可见选料之精。程对墨的造型构思,图案设计,都具有极高的水准。程君房的墨品,仅据《墨志》上就有“元元灵气、重元、妙品、芗〔xiang乡〕泽、百子榴、还朴斋墨、合欢芳、贝多、青玉案等”。

    程君房在万历年间,编纂成一部墨谱,即《墨苑》,又名《程氏墨苑》,分为玄工、舆地、人官、物华、儒藏、缁黄六目,共有500式墨模图样,每幅图后分别有名人题诗作序。图板均由当时著名画家丁云鹏以及吴古千、李松贞、汪伯玉等人手绘。雕版由名工黄鏻〔lin 鳞〕手刊。此书既是一部墨史的珍贵史料,也是一部精美的版画艺术佳作。

    在《程氏墨苑》上,还收录有许多有趣的墨品。如有不少关于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墨品,题材有“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三垣,以及“北斗七星”、“二十八宿图墨赞”等;又有以楚辞为题材的墨品,如“东皇太一”,“湘夫人”等;还有许多名山题材的墨品,如“五岳真形图”、“黄山胜迹”等。更有趣的是,《程氏墨苑》上还收录有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意大利人利玛窦的绘有天主教《圣经》故事内容的墨品,如“信而步海”、“二徒闻实”、“淫色秽气”、“天主图”等,在书后还有利玛窦撰写并注有拼音的赞文《述文赠幼博程子》。

    在现存的程墨中,有万历年间的“寥天一”,重67.2克,通体漆衣,面绘牡丹,十分精美。“寥天一”名取自《庄子》,指无为的人和无形的天协调为一。明书法家邢侗的《墨记》说:程墨“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