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te_171127_43.jpg" />,像一只脚印,正是脚趾的“趾”的古字,后来也被用来表示停止、阻止的“止”,为了相区别,就在表示脚趾的“止”字上加个足字旁,成为趾。
县→悬 县字在金文中写作
![]()
,像一颗脑袋(首级)倒挂在木柱上示众,是个会意字,也就是悬挂的悬字。可是后来县字又用来表示郡县的“县”,于是表示悬挂的“县”就在下部被加了个部件“心”。
益→溢 甲骨文中的“益”写作
![]()
,小篆写作
![]()
,表示水从?器皿中漫溢出来,是一个会意字,也是“溢”的古字。可是后来又用来表示利益的“益”,于是表示漫溢的“益”就被加上了水字旁。
上述字例中添加的部件“皿”、“足”、“心”、以及“氵 (水)”,是用来区别意义和不同字形的,或者说是用来表示新字所属意义的类别的符号,所以叫做“义符”,或叫做“形符”。而原来的“般”、“止”、“县”、“益”在新字中仅仅成为表示读音的部件,表示新字与原先的这几个字同音,所以叫做“声符”。
由形符和声符构成的汉字,就叫“形声字”。
另一方面,为了更精密、准确地记录语言,有时也在原有字形上添加表示读音的部件,这样人们一看字形就能知道它所记录的词的读音了。例如:
齿 甲骨文中的不同形体(见前) 都只是表示了牙齿的形状,是个象形字;后来添加了声符“止”。
宝 甲骨文写成
![]()
,像房子里有贝和玉,是一个会意字;到了金文,就添加一个声符“缶”,成为“寶”,后来简化为“宝”。
耤〔ji疾〕 甲骨文写作
![]()
,像一个农夫持耒〔lei垒,一种农具〕耕田的样子,也是个会意字。 到金文中,这个字作
![]()
,增添了声符“昔”,后来简化为“耤”。
这样,原来的形体成为新字的形符(义符),也构成了形声字。
形声字的发明可真是太好了! 因为它一方面使汉字记录汉语的时候,能够标明词的读音,使人一看字形就能读出声音来;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 由于有形符(义符)区别不同的意义和字形,即使同一读音的词,也不必担心其中可能引起混淆了。
因此,形声成为汉字孳乳演变历史中最受欢迎、最富有生命力的一种造字法。今天的汉字中,形声字占有90%以上。可以认为,汉字在历史上之所以没有走上拼音文字的道路,形声字的发明也是一个重大的因素。
顺便说一下,甲骨文里也已经有了不少形声字,有人统计达到20%之多。从以上的叙述可以知道,形声字的产生,应当在象形、指事、会意、假借之后,所以甲骨文已经是一种相当成熟的汉字了。由此也不难推断,汉字在甲骨文之前一定还有较为原始的阶段,只是今天我们尚未发现有足够的证据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