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世界运转的法则。
虽然人已经从动物进化为高智慧生物,但是生态习性并没有改变,人的群落依旧是弱肉强食的猎场,我们依旧是在战场上求生存。
在职场上,我唯一可保证的是你一定会受到伤害,而其余的事情,则是你自己该考虑的。
4、不要触犯法律,让自己的理想更善。
最后要说的,是职场生命线。
你不要去触犯法律。
我赞成你们为了竞争升职而使用诡计,但不赞成你们接受非法的回扣,虽然我知道这种事情只会多不会少。
在每个行业,都有所谓的灰色收入。
而实质上,如果是触犯法律的,就是黑色收入,只有不触犯法律又在道德范畴之外的,才能称之为灰色。
而与此同理,有些事情就是在法律范畴之外的,你去触碰了,即使没有立刻有后果,但迟早有一天,会被翻出来。
因为在职场上,你被人翻旧账的几率很大,你的身边始终存在着竞争对手,而且随着你的升职,竞争对手的能力也越来越强,他们不断的观察着你,找寻你的弱点。
如果你曾经触犯法律,那么总有一天会被你的对手们找到,那时候,就是你的末日了。
很多道德家觉得,生存术教的东西不够人道,能够引人向恶,而迟早有一天会不可收拾。
但实际上,前人早就为此设定了规矩,这个规矩就是法律。
法律的存在,就是避免人们相互伤害到不可收拾,可以说是一条禁制线,在线上的可以任意施为,越线的就要受到惩治。
道德和法律之间是一对竞争对手,譬如中国千百年来就号称道德治国,而西方也好最新崛起如新加坡也好,都是法律治国。
竞争到最后的结果怎样呢?道德治国被认为是理想化的,但却是自欺欺人,到如今,中国同样寻求法律治国的方法,我们同样成为了一个法治国家。
但道德在我们的职场上也有用处,其中最大的一点就是设定我们理想和信仰。
在做事情的时候,可以尽量少考虑道德问题,但在设定理想的时候,却要多考虑道德。
因为理想和信仰是我们终生奋斗的事业,需要用它来做精神支柱,所以在考虑时,必须要有足够的正当性。
信仰有越高的正当性,对你未来做事情就越有利。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总觉得好人最终可以成功,而坏人只能窃取一时而不能窃取一世的原因。
我们认定一个人好坏时,总是基于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心态,而世事的奇妙在于,不管一个人他做事的方法如何,但只要他的信仰以及目标够正义,这个人的成功概率总是比其他人高一点,自然胜者为王的概率也高。
而这一类人,就是我们今天在历史上读到的圣人、皇帝、名臣、名将等等。
案例:
冯晖一计乱公司,现在的华东大区成了一锅粥。
大区总经理鲜于带着林丛去香港谈客户,而其余的四个竞争者急的像没头的苍蝇,整日围在冯晖的身旁。
明眼人都看出来,这桩事情最后的胜利者就是冯晖,而他也必然能成为华东大区的新主人。
纵然鲜于能带着林丛把客户谈回来,可结果呢?不过是林丛升了一级当经理而已,对鲜于却没有丝毫好处,反倒是小西区彻底反了,小东区的二部主管和未来一部主管王小峰也是冯晖的人。
冯晖利用一个经理之位,就把林丛和鲜于两个人给架空了。
小西区两个主管,本是鲜于一手带出来的,可惜这么多年跟着鲜于都没有升职,耐心耗尽,在经理之位争夺上,和旧座主翻了脸,又不太甘心跟着冯晖,于是还在周旋观望着。
为了把这两个人彻底争夺到手,冯晖特意约见了他们,提出一个方案。
这个方案包括两个主管之一必定能获得竞聘的客户,然后登上经理的位子。
而在此之前,他必须把手下最精干的下属转到另一个部里去。
这是个多赢的方案,冯晖想把其中之一提升为经理,而另一个则获得小西区全部的业务骨干拥有了和经理叫板的实力,由于这两个人将分管不同分区,所以在利益上不会冲突。
冯晖的这个方案提出,果然引起小西区两位主管的兴趣,但他们最大的问题却是,冯晖有什么办法能让他们得到竞聘的客户,毕竟鲜于和林丛已经带着大批活动资金去了香港,那边的可是上市公司,不是谁说一句话就能搞定的。
但冯晖却让两位主管放心,客户的事情一定能帮他们办成,但冯晖同样也要小西区的主管做一件事情,那就是揭发鲜于。
冯晖需要他们每人写一份关于鲜于的渎职报告,谁的报告写的有用,谁就可以坐上经理的位子,而另一个则继续当主管。
这样的条件,对于小西区两个主管而言,已经算不得条件了。
他们和鲜于之间矛盾激化,再难像从前一样相处,如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