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潜伏在办公室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二章 永远存在的伤害
他们不帮着冯晖击垮鲜于,将来大事一定,鲜于必然会出手摆平他们。

    所以冯晖的建议,被两个主管接受,三人达成了这个共赢的协议。

    而与此同时,王小峰也正在写一份关于冯晖的渎职报告,将这些时间来,冯晖让他去做的一些放不上台面的事情,仔仔细细的写入了报告之内,并且由张宇带回了北京总公司。

    但这一切都是秘密进行,冯晖却感觉到自己胜券在握,当一周后,两个主管写的揭发材料就放在了冯晖的办公桌上,这让冯晖如获至宝。

    扳倒鲜于的机会终于来临了,冯晖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只要鲜于垮台,他顺理成章的可以扶正成为华东大区的总经理,而A公司的传统,每任销售总监都是从大区总经理中拔擢的,也就是说,只要坐上这个位子,冯晖就离销售总监宝座一步之遥了。

    在别人看来,冯晖是一步登天,从进公司到升职仅仅一年的功夫,比走狗屎运还要厉害。

    但只有冯晖自己明白他付出了多少。

    如果没有少时在家乡吃的苦头,没有别人资助下发奋读书,没有放弃保送,没有高考前的苦读,没有大学四年别人玩乐他咬牙工作的艰辛,没有在职场这段时间不断的出卖灵魂与别人做交易,如果冯晖没有付出这么多放弃这么多,他根本不可能有今天。

    所有一切的一切,都源自于冯晖立下的志向,他要成为A公司销售总监,为张宇夺回失去的一切。

    而现在,时候终于要到了。

    当冯晖拆开联邦快件,取出里面的五份报价单时,他正坐在远离公司的一个清静咖啡吧里。

    这是他的长期基地,未免被公司人发现端倪,在谈紧要事情的时候,都会把王小峰等人叫到这儿来。

    不过今天的咖啡吧却只有他一个顾客,冯晖选了个阳光明媚的窗口,慢悠悠的拆开快件,将厚厚五沓报价单抽了出来。

    这几份方案,是公司里五个竞争者提交给香港客户的,其中林丛的那份还是直接在香港亲手给客户,可怎么所有的报价单,最后转了一圈,又回到冯晖的手里呢?这就是冯晖在整桩事情中,埋下的最后伏笔。

    也是他有生以来撒的最大的谎言。

    那个香港上市公司,是属于冯晖的,准确而言,是冯晖所控制的。

    这也难怪别人想不到,以冯晖现在的实力,怎么可能有一个香港上市公司呢?如果冯晖有上市公司的背景,他还需要做A公司销售总监来做什么。

    但是冯晖这个人,在某些事情上确实有超人一等的天赋。

    他偏执,分析力强,能够忍耐,而且目光长远。

    这个上市公司和他的网站一样,都是属于很久之前就埋下的伏笔,一直到今天这种关键时刻才会拿出来用。

    事情起源于大半年前,冯晖的网站,已经成为行业内响当当的牌子,有不少人希望和冯晖合作,但是冯晖正纠缠于A公司职场斗争里,对百八十万的种子资金没有兴趣。

    直到有一天,有个香港人说,可以用一个上市公司的控股权来交换网站控股权,这个建议才引发了冯晖的注意。

    冯晖的网站做了多年,在行业内也算有些声望,可究竟价值多少钱,实在很难评估,因为网站本身只是个发布信息的平台,而在上面成交的交易,靠的还是公司自己的实力和品牌。

    譬如冯晖为A公司谈成的三亿巨额订单,那不是靠网站的实力,而是A公司有行业内响当当的招牌。

    以冯晖自己评估,这个网站即使做的再好,也不过一千万左右的价值,风投就算要做,也最多拿出两百万换控股权,实在是没有太大的意思。

    但突然有人愿意转让上市公司的股份来交换,这真是有些骇人听闻。

    可是,等冯晖对整件事情进行调查后,却发觉原来感觉不可能的事情居然是可能的,而且还是一件冯晖吃亏的买卖。

    原来在香港,上市公司也并非全是人们所想的财务制度严格信息全面公开,尤其是创业板上市的公司,更是品流复杂。

    专门有一些精通门道的香港公司,对一些本身没什么业绩也没什么产品的小公司进行包装上市,凭借着一两个题材在创业板上圈钱,而圈钱结束后,各个利益集团分钱了事,这个公司也就没了价值,如果经营不善,很可能被退出市场,结束公司生命。

    所以看起来是上市公司,实质却可能一钱不值,其充量最多被人用一小笔钱买去当壳,让大企业省下点上市的费用。

    那个香港人准备用来和冯晖交换股权的,就是这样的空壳公司,不止毫无价值,每年还需要支出很大一笔财务费用。

    香港人提出这种方案,初衷是欺负冯晖不懂香港市场的运作,想骗一点好处而已。

    冯晖做了严密的调查,他最后发觉,那个公司虽然空壳,却有一个好处,它拥有A公司同类业务的执照,而这种执照的审批还是比较复杂,以冯晖现在的实力很难拿下来。

    也就是说,这个空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