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线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对自己有利的事才做。
2、心中有理想,才能问心无愧。
如果我们做事时,必然会伤害到某些人,有个问题就应运而生?怎样才能问心无愧呢?而这问题的答案,曾经多次提及,那就是你必须心怀理想和信仰。
由此可见,为什么我用了最初三章的篇幅来讲理想和大志。
因为这一点,实在是贯穿你整个职场生涯,甚至贯穿于你做的每个决定。
只要你的心够大,你的信仰够坚定,那么你所做的每件事情,都是顺理成章的。
历史上来看,所有的成功者,在他的成功进程里,必然伤害到人。
且不要说你,就算老庄这样道家圣人,向来以无为清净处之,就算是他们也会伤害到人。
庄子就曾经因有国王要他做相国,而伤害到这个国家从前的相国,这难道不也是一种职场竞争么?儒家总是讲道德,可生存利益放在面前,也要把孟子的“君为轻”理念修改为“重君权”,以换取废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家和百家之间,难道不像是职场上尔虞我诈你死我活的竞争么?所以道德家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已经被道德家的圣人们自己的行为驳斥过了。
就算是真正的圣人也逃不脱自我利益这一关,更何况是平民。
我向来认为,一个平民是无需承担圣人的职责的,你们只要过好日子,照顾好父母妻儿,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那就是你们伟大之处。
所以,目标才是解开你们心结的良药。
当一个决定,是为了理想和目标而做的,那无论有什么结果,都没有什么值得悔疚。
而与此相反的是,如果你做的某些事情,和理想完全无关,那么这个事情所引发的后果,可能是你无法承受的。
理想是你的精神支柱,它可以支撑你完成不可能的任务,更可以让你渡过心理的危厄。
在电视剧《潜伏》当中,余则成为什么能够一直撑下去,为什么可以化险为夷?为什么可以一再的对信任他的人撒谎?为什么可以杀人不眨眼害人不眨眼?唯一的原因,就是他心中有信仰和理想。
也许你没有像余则成这么大的信仰,但只要你有一个自己的目标,就可以去做很多事情,并且问心无愧。
3、伤害别人的同时,了解自己也会有这一天。
这一条不是劝诫你别去做。
而是告诉你,每件事情的好坏结果,总有一天都会由你自己去承担。
而且这个世界是很公平的,不以某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你做了对自己有利的事情,就会伤害到别人。
而别人也会做对他有利的事情,来伤害到你。
即使你永远也不做伤害别人的事情,但别人同样会伤害你,因为你只能控制自己却不能控制别人不去做对他们有利的事。
为什么经常劝大家去做有利自己的决定,因为这是我们唯一的生存方法。
人们要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只有两种运转方式。
一种方式是所有人都大公无私,大家按照道德的标准来做事情,到最后形成一个道德为准则的乌托邦,这样就不会伤害到任何人。
但公所周知,这种情形只出现在哲学家的脑中,或者是神描绘的极乐世界里,而我们所处的社会,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没办法达成。
正因为没办法达成,我们才发明了法律,并且规定什么样的行为是共恶,最大力度的阻止不可原谅的伤害。
令每个人得以生存的社会的另种运转方式,就是人们都会自己的利益而奔波,在这过程里,你可以伤害我,我也可以伤害你。
你可以获得利益,我同样也可以。
这种平等的相互获得和相互伤害,形成了一种均衡。
在这种均衡形态下,每个人都可以活的很好。
而为什么有些人就活的特别差呢?因为他们自己打破了这种均衡,他们不愿意伤害人,也希望别人不来伤害他们。
但这却是不可能的,因为现在的社会运转法则就是相互伤害。
所以这些人没有自己获取利益的手段,唯一的价值就是被别人伤害和掠夺,最后成了社会的牺牲品。
这些人通常会责怪社会,认为是这个时代抛弃了他们,这个世界伤害了他们。
我们不可以责怪这些天真的人,尤其是在中国,我们从小学习到的知识,别人教给我们的,就是一种向善的文化,这本来是没错的,向善是每个人.?心中的愿望。
可是愿望常常会落空,连伟人们都无法建立起一个向善的世界,而却让刚刚从学校里毕业出来,从来没学习过这个世界黑暗和恶的学生们投入社会。
他们会束手无策,他们只知道要善良不去伤害人,却不知道这个社会如何运转,怎样让自己生存。
他们受到伤害是必然的,但并不止他们如此,所有人只要活着就会受到伤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