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抗日之血肉长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六章 印度风云
奈,程家骥只好把西进兵团已表面占领的印度领土上的邻近各主要干道的区域划为安区,由新二十八师、日本和平军及缅甸治安军一部近两万人部队进驻。这些部队不仅将在狭长的安区内强制推行封山并村、重编户籍、成立由当地人组成的治安联防队等政策。还要以星罗密布的驻军点,一条条横向壕沟,将这其分割成若干零星条块,以便于控制。至于威慑性的屠杀,频繁的清剿,更是应有之意了。

    当然,这样的大动干戈,所需的人力、物力是惊人的。相应的,在就地取材的大原则下,艾尔藻地区的居民们所遭受的财产损失和精神苦难也必将是空前的。可既然英国人派驻西进兵团的联络官胡敦中将都在为中方的这一‘仗义之举’不遗余力的大唱赞歌,程家骥也就不觉得自已应对这些不久就会中国的领土产生莫大的兴趣的‘印度人民’们,抱有什么歉疚之心了,说到底,在这会儿大英帝国还是印度人的‘主子’不是。

    事实很快就证明,日本人领导游击战争的水平,充其量也就是个半桶水。在面对他们自己所发明出来的那一套镇压手段时,整个就是一个束手无策。加之日军也缺乏相应的组织能力,根本无法控制那些有了地、财产、女人后的‘无产者’们。这种组织上的松散、思想上的混乱,为中方的收卖、瓦解工作大开了方便之门。在得到可以带着财产迁入缅甸的承诺后,印籍日军纷纷成建制的投入中国人的怀抱,甚至是反戈一击,拎着几十、上百的日本人的人头来向新主子请功讨赏。总之,只花了十天的时间和不足千人的伤亡后,西进兵团就把先前‘匪患丛生’的‘安区’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安区。而这时,担任轮番督战的‘艰巨’任务的新二十军的三个师的官兵的军靴,还没能踏出艾尔藻地区了。

    尽管,西进的兵团推进速度已然不慢,可破釜沉舟的日军的行动却要更坚决一些。六月十六日,一面多次留下等于弃子的断后部队,一面死命向西南方向突起的日军终于到达了吉大港郊外。与此同时,一支庞大的日军远输舰队,也正向吉大港驶来。

    而吉大港的英军守军仅有不足一个师,情势万分危及。

    大大们,本人今天生日,又正沉浸在幸福当中,心情怎一个好字了的。可刚才一看月票榜,吓得我一头汗,都跌出十五位了!我的女友过几天就又要回深圳了,到时我会努力更新的。今天公众版一次解禁两节以回报大家的支持。

    最后一句话,请大家再支持一些月票吧,这个月对我来说实在是太关键了。我自己算过目前我正在半年月票榜的边上俳徊着,请大家看在党国的份上拉兄弟一把吧!

    如果您喜欢这本书,请来,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

    ###第五十六章印度风云(三)

    !#10182633

    情势走到了这一步,就连从没把亚洲军队,放在眼里过的老牌种族主义者韦维尔上将,也已清楚的意识到,单凭驻守吉大港那点少可怜的地面部队和十几艘舰龄远远大于操纵它们的船员的平均年龄的老旧军舰,是无法阻止新一轮悲剧的发生的。尽管这位上将仍旧在以一个小时一两份电报的惊人频率,十万火急的催促着英军各部向南、再向南。可从他给部下们规定的行军路线与集结地域上,不信看出,他已经把军事部署着重点,放在了如何遏制在打通海路后,势必实力大增的日军印度方面军的扩张上了。当然,当惯了‘主人翁’的英国人,又怎么让远征军西进兵团,在这么紧张的时刻闲着了。

    于是乎,一道敦请入印的中国军队,赶赴恒河大平原的南大门库米拉的书面文件,便被空投给了随西进兵团行动的胡敦中将。而程家骥对登门拜访的胡敦中将的回答则是,按同古协议的有关细则,西进兵团的义务,仅限于协助清剿艾尔藻地区的日军和当地人中的‘暴徒’,超出的协议范畴的事情,若不接到仰光、重庆的明确命令,他程家骥是断然不会去做的。

    面对前几天还口口声声的说就是追到天涯海角,也要中原所部日军彻底铲了再除的程家骥的突然转向,工于心计的胡敦中将只是略微诧异了一下,便又转瞬释然了。在他想来,这不过又是贪婪成性的中国官员们,所找的索取贿赂的借口罢了。真要是那样事情就简单了。英国人为了国家利益,向它国的政府官员行贿的传统由来以久,没那个道貌岸然的绅士会对这个引以为耻的。

    “程将军,同为职业军人,我理解您的谨慎。可我想贵部向库米拉挺进与两国之间的外交交涉,完是可以同步进行。如果,贵军愿意立即出动,我方不但将负责部军费,而且贵军伤亡士兵的抚恤金将按我国本土军队的标准发放,这一切都将用黄金来支付。就是对将军与您部下的军官们,大英帝国也一定会有一份丰厚的谢意的。”应该说,深知这几个师的中国精锐部队的参战与否,对英国是否还

    能继续维持其在印度的统治,在某种程度上起着决定性作用的胡敦,还是相当的慷慨的。

    “英国鬼子又是老一套!不就是金子吗?老子们现在有的是金子!小马,你缺金子吗?要不,我匀个金神像给你?”坐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