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三十四章进攻开始
9月7日,德国的南路军重创bō军罗兹和克拉科夫两军团,占领了bō兰工业中心罗兹和第二大城市克拉科夫,其中路第第16装甲军于9月8进抵华沙南郊,从南面切断了bō军“bō兹南”军团退路。包克的北路集团军群全歼了bō军bō莫瑞军团并重创莫德林军团,占领“bō兰走廊,随后强渡维斯瓦河,夺占了从北面掩护通往华沙道路上的阵地。
第第4军团从北和西北向华沙总方向实施突击,第19装甲军渡过纳雷夫河,开始向华沙后方的布格河迅速推进。9月第第8军团在维斯瓦河以西一举合围从bō兹南和罗兹地区撤退的bō军,占领了bō兰中部地区,使华沙处于半被合围的状态。
至第19装甲军包围了布列斯特—李托夫斯克,其第第2摩托化师继续向南推进,以便与南方集团军右翼李斯特的第14军团完成最后的纵深合围。与此同时,第第22装甲军,包围了利沃夫之后继续北进,16日在符活达瓦地区与北方集团军会师,合围了退集在布格河、桑河与维斯瓦河三角地带的bō军。9月17日,德军在完成华沙的合围后,限令华沙当局于12时内投降。而bō兰政fǔ和bō军统帅部已于16日越过边界逃往罗马尼亚。
早已同德国商量好瓜分bō兰的苏联,只因与bō兰签有互不侵犯条约而始终不便动手。bō兰政fǔ的出逃,终于使苏联找到了“体面”出兵bō兰的借口。苏联政fǔ宣称:由于bō兰政fǔ不复存在,因此苏bō互不侵犯条约不再有效。“为了保护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少数民族的利益”,苏联决定进驻bō兰东部地区。9月17日凌晨,苏联白俄罗斯方面军和乌克兰方面军分别在科瓦廖夫大将和铁木辛哥大将的率领下,越过bō兰东部边界向西退推进。9月18日,德苏两**队在布列斯特—李托夫斯克会师。希特勒希望赶紧占领华沙,命令德军必须在9月底之前拿下华沙。
9月25日,德军开始向华沙周边的要塞、据及重要补给中心进行炮击。随后,德第8军团开始向华沙发起攻击。9月26日,德国空军开始轰炸华沙。9月27日,华沙守军停止抵抗。第8军团司令布拉斯科维兹上将正式签署了投降书。9月29日,莫德林要塞投降。至10月2日,进行抵抗的最后一个城市格丁尼亚停止抵抗。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的第一个战役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结束了。在战争中,bō军伤亡20万人,被俘40余万人。德军亡1.06万人,伤3.3万人,失踪3400人。
1939年9月1日4时45分,德军以其6个装甲师、4个轻装甲师和4个摩托化师为主要突击力量,在一马平川的bō兰西部势如破竹般撕破了bō军6个集团军约80万人组成的防线。德国装甲部队与空军构成的快速纵深tǐng进力量,将陈旧庞大的bō军迅速撕裂、合围,至10月5日,bō兰战役即告结束。bō军6.6万人阵亡,20万人受伤,69.4万人被俘,而德军仅伤亡3万余人。
bō兰战役仅仅是第一步,德军先发制人,集中陆军和空军,象漆黑的夜里突然闪电一样地打击敌人,攻势凌厉,无往而不利。1939年9月至1940年6月他用闪击战继续推进,采用“曼斯坦因计划”完成对丹麦、挪威、卢森堡、荷兰、比利时等国的占领。他们在27天内征服了bō兰,1天内征服丹麦,23天内征服挪威,5天内征服荷兰,18天内征服比利时。
接着,德军136个师在3000多辆坦克引导下绕过法军重兵设防的马奇诺防线,侵入号称“欧洲最强陆军”的法国。
仅十多天时间,德国装甲部队就横贯法国大陆,直chā英吉利海峡岸边。北部的联军事实上已经被包围在法国北部的佛兰德地区。5月27日比利时军队投降,40万英法联军开始全部集中向敦刻尔克撤退。西面的英吉利海峡成为联军绝处逢生的惟一希望。
早在5月19日,英国就预见到失败已成定局,战时内阁指示海军部制定组织远征军撤退的计划,代号“发电机行动”。计划从法国沿岸的加莱、布伦和敦刻尔克三个港口,每天撤退一万人,并集中了30艘渡船、12艘扫雷舰。拉姆齐同时建议加强空中掩护力量,但英国空军战斗机司令部司令休?道丁上将表示只有在满足保卫本土的前提下,才能派出战斗机前往敦刻尔克。
5月26日晚十八时五十七分,英国海军部下令开始执行“发电机行动”,此时形势比制定计划时更险恶,原准备使用的法国三个港口只有敦刻尔克可以利用,布伦和加莱分别于23日和27日被德军占领。
30万英法联军唯一的生路,就是敦刻尔克及其附近40公里海岸线,敦刻尔克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堡,自公元9世纪以来一直是法国北部重要港口,第三大港,拥有7个供大型船只停泊的深水泊位,4个干船坞以及长8公里的码头,港口航道经过疏浚,大型船只能够自由进出,完善的防bō堤和凸式码头可以有效抵御英吉利海峡的狂风大làng,如果这些港口设施能够充分利用,30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