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让王大麻子顶吧!嘿嘿!”多年后张晓想起这事都还脸红、心愧。
“反正‘王大麻子’脸黑麻子也够多,脸红也看不出来嘛!这掉链子丢面子的茬就放他那了!”真无赖啊!难道这牲口就不知道读小学时,认真看看《诚实的孩子》说些什么?
清理完死苗,需要把空白的地方补上新苗,不然就浪费资源。种三七可不像种大白菜似的,只要找块地种下就有收获。这“三七”可不好伺候,即使基本条件达到,管理不善同样死光光。
种三七,首先认真选地:作为“三七”地的最低要求最少要五年内没种过三七,最好是从来都没种过三七。这样的地种上三七好管理丰收的机会多些。反之,三七病症多,特别是根腐病,直接无法根治,只能看着七苗一棵棵死去了!
选地之二:地不能太平,坡度小不利排水,导至湿度过大而三七生长过慢;当然,坡度也不能太大,不然,容易滑坡,而且,水分流失过快,同样不利于三七生长,也不利于平时操作。
其三,尽量靠近水源,利于起水。三七不耐干旱,离水源太远必须造水池,这就加大了资金的投入,不妥。
其次造棚架,三七是半遮阴植物,适当的光照,适宜的温度能让三七健康成长,此条件企及于棚架的质量。棚架遮阴过密,三七只长叶,不长个。棚架过稀,三七不但不长个同时叶面枯黄,病症多。
很多七农在这一点上吃过大亏,由于建棚材料:竹竿,木叉,棚草,铁线等涨价。部分七农为了缩减造价,把竹竿铺得比较稀,木叉与木叉之间间隔过大。梅雨季节,整天阴雨绵绵,木叉受力过重折断,三七棚崩塌压死压坏七苗无数。
可见,什么东西都有个度。违反规则早晚受罚;张晓那家伙就是活生生的教材。
第二章 高档办公室
地选好,棚架造好,形成“七园”。接下来就该在园内精耕细作了。首先,把土块敲碎。然后,把地一商商分开,在商以商之间挖上一尺左右深的排水沟,然后,平整商面播种。种七初期任务完成,收获如何就看中期管理了。
张晓选地,造棚架都是王大村长帮忙搞定的;各方面的条件都很不错,当然,在分商和播种时却被王大村长一通好骂。
人家挖排水沟一尺深,他挖半尺深。别人移植三七苗,小心谨慎一棵棵种,他图速度快,一把把撒。播种速度到是够快,快赶上播种机了!
可商面上的种子却稀密不均。东一撮西一堆,就像被狗刨过一样。
这家伙还洋洋自得:“新时代,新技术。咱挖半尺等一尺,咱老张一出马,一个顶俩。好一副欠揍模样。
当日,张晓早早收工。还一路笑着回家。可惜,刚到家门口就碰到王大村长。“吆喝!小兔崽子,太阳还老高就回家偷懒,是养肥膘?还是没事可做了?王大村长看到张晓,一点面子没给就是一番喝问。”
王大村长家与张晓家就一墙之隔,碰到可不算巧遇。别看张晓背地“大麻子长,大麻子短。”很嚣张的样子。可面对王大村长的麻子脸,乖得像只小猫。《诚实的孩子》一课,在本村学得最好的人该张晓了!
当“诚实的孩子”把自己的“新技术”向王大村长一推销;王大村长马上————脸黑————手抖————脸上的大麻子差点跳出来咬了张晓一口。
最后,拼命摸后颈;张晓一见王大村长一摸后颈,就知道要遭了!这次肯定把这老头气的够呛。不然怎么会摸烟锅头敲人呢?
最终,张晓脑袋上长了个“馒头”,被王大村长逮到“高档办公室”一顿好批。别看王大村长文化不怎么高,训人却是一套一套的。领导气势还真有那么一点。
王大村长摆足架势一番爽骂:把张晓从小到大的所作所为从头到脚一一批驳,就连张晓小时候尿裤裆的臭事也没放过。
“当领导的果然厉害啊!这”王大麻子“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训起人来还真他妈要命。”这牲口犯错不知悔改,还在心理编排王大村长的不是。
要说张晓最怕王大村长的不是烟锅头,而是去王大村长的“高档办公室”。烟锅头敲一下,又不会死人,农村人皮糙肉厚,痛一下而已。
可“高档办公室”真不是人待的地方。边远山区,条件差,不可能建一间真正的办公室,只能在村长家就地安排,凑合着用。
无法,王大村长只好把自己关牛的耳房一分为二,中间用几根横木一拦,再摆上张破桌子,几条小凳子;这不,左边牛圈,右边办公————恩生村的“高档办公室”诞生了。
你别看这办公室不怎么的,该村的大小事务都要在这搞定。农村人从小和牛一起长大,牛就是农村人的命根子。办公室和牛圈在一起农村人还觉得挺好的。对牛发出的怪味也习惯了。此办公室有何陋之?
张晓这牲口就一狗鼻子,特灵。别人不觉得不怎么难闻的味道,他应是觉得刺鼻。所以,虽多次“光临”“高档办公室”也没把那股怪味忽视,而是感觉越来越刺鼻。再加上王大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