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战斗中都表现得很好。
虽然农民军大都是文盲,不过这并不妨碍他们积累战斗经验,要不怎么说战场才是最好的训练场哪。就像这次,孙可望就没有让手下乱哄哄地往上冲,而是先让步兵缓步逼近,骑兵则等步兵逼近到一定距离后才斜插向陆卫的侧翼。
然后两边一起发起冲锋,通常情况下官军这时候就会发生骚动,因为保证正面就不能挡住侧翼,挡住侧翼就不能顶住正面。毕竟他们正面的人数就比官军多了。而五百多骑所产生的冲击力也不是一个五千人的军阵可以轻易消化的。
可惜这次他们面对的军队不是他们以前遇到过的官军,而陆卫的战法更是他们从来没有见过的。这些陆卫队员至少都有两三年的军龄了,不管是训练还是装备,都不是流民军所能比拟的。双方的战斗意志更是相差巨大。面对着逐渐逼近的流民军,陆卫队员们眼中只有坚定。
由于流民军骑兵数量少(当然,这是相对于女真人和蒙古人来说的。就此事的大明官军来说,流民军此事的骑兵数量也不算少了),所以陆卫连车阵都没有列。而是反常的把马车放在了军阵中间,人员都在四周守护。
当然了,四十门野战炮也做好了准备,不过被人和车挡着,流民军基本上看不清而已。或者说他们不知道这些看起来像火炮的东西是。就算是火炮他们也不怕,跟官军对战多年,他们已经不再是害怕炮声的菜鸟了。他们现在都知道只要避开炮口的方向就没问题了。
虽然按照孙可望的想法是想骑兵和步兵能够同时向陆卫发动攻击,不过别说这些军兵平时没怎么训练过,就算是专门训练过,这个时代的部队也不可能能在战场配合得这么好。所以最先逼近到陆卫军阵两百米距离的还是骑兵。也许是胜仗打得多了,所以这些骑兵看起来还真有点儿一往无前的架势。
如果是他们以前遇到了那些官兵,看到他们这种架势,可能军阵都已经开始崩溃了。不过可惜他们遇到的是合兴泰的陆卫部队,虽然他们没有上过真正的战场,但是这些年严格的训练以及强大的信心让他们此时眼中还是只有坚定。
再说两百米的距离还是挺远的,至少五百多名骑兵在这个距离上还不能对人造成很大的压力。如果此时冲锋的是五千多骑兵,那情况可能会有一些变化。不过现实的情况只是五百骑不是。在军官们的哨声指令下,侧面第一排的陆卫队员们开始抬枪瞄准。
“嘘~!”随着一声令下,两百支火枪几乎同时开火。开完枪的队员根本没有犹豫,直接转身回到了队尾,开始装填弹药。第二排队员紧跟着上前一步,举枪、瞄准、射击一气呵成,然后也快速返回了队尾。第三排队员紧接着重复了第二排队员的动作,这个三连射战术动作才算完成。
选择这个战术动作当然是从对方的数量上来考虑的。要知道现在陆卫装备的是泰兴二型步枪,也就是前装线膛枪。命中率可是比以前的滑膛枪高出许多,在不到两百米的距离,以骑兵这么大的目标来说,想脱靶都很难。近六百发子弹,至少也能击中四百人以上。停下来只是想确认一下攻击效果,以便确定后续战术。浪费在护卫队里是非常可耻的行为。
实际结果比陆卫将领预料的还要好,还能站着发呆的骑兵只有稀稀拉拉几十骑。“嘘~!”早就等得不耐烦的第四排护卫队员扣动了扳机,正在发呆的骑兵们也都陪着他们的战友们悉数上路了。只有那些伤员的惨叫声和伤马的嘶叫声还能证明他们几秒钟以前还活着。
当骑兵们被三下五除二直接撂倒的时候,正面的步兵们才冲到离陆卫军阵三百多米的距离。前排的猛士们正准备开始大吼。这是他们的经验,这样既可以增加几身的勇气,还可以在气势上压住对方。结果这句吼声直接被骑兵们迅速而巨大的前后反差给吓了回去,怎么使劲儿也挤不出来了,一个个憋得脸通红。
(鞠躬谢谢看的书是你的福气、看看的达到以及两位书友***大大的支持。看了一下,发现好多书友***大大,哈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