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了一个小小的僵局,不过陆卫的抵达立刻打破了这个僵局。
庐州城离码头区有近三十里的距离,而且张献忠他们也不认为湖上会有官军的援军前来。此前他们攻击各个府县时,对守军们来说算得上援军的也就是跟在他们身后追击的官军了。因此他们把大部分哨探都放到了西北方和北方,少数放到了东方,而处于南方的巢湖直接被无视了。
因此陆卫们上岸没有遇到一点儿阻拦,而且他们还从当地村民那里得知了此时府城正在被攻击的消息。现在江南地区的田地大部分都加入了永和农场,当地的农户不是进了农场做工,就是去了工坊做工,生活一天比一天好,所以这里的普通百姓们对农民军没有认同感。像现在庐州府被围攻,还有不少百姓赶了一百多里地跑到其他府县报官的。
农民军(或者现在叫流民军更合适)每到一个地方首先做的事儿就是“收集”粮草,这是没办法的事,他们整天到处流窜,不事生产,不“收集”靠活?当然了,一般情况下他们都是对各地的世家大户动手。不过这并不是他们心地好,而是因为这年头儿没有几个百姓家里会有很多余粮。像北方地区的百姓甚至都在以野菜树皮度日了。要不怎么能叫贫民百姓不是。
要知道流民军只是一群流民或逃兵,没有学过八项注意的。所以也不可能能做到对百姓们秋毫无犯。天大地大吃饱肚子最大,自己都吃不饱,谁还会去管老百姓的死活。特别是这次流民军攻入南直隶后,发现这里的百姓家里都有不少余粮。而世家大户们又大多搬进了城里,在没进城以前他们无法像以前一样吃大户。因此也就把主意打到了普通百姓身上。
如果仅仅只是收集粮草也就罢了,毕竟老百姓历来都是弱势群体,在万不得已以前都是百般忍耐。可是流民军说白了就是一群有着强大武力的文盲加暴徒,知书达理与他们毫无关系,他们现在只服从欲望的支配。生存的欲望,yin欲的欲望,钱财的欲望。这么多年来,他们已经习惯了对这些欲望的放纵。
因此在收集粮草的过程中,也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抢劫、**这些丑恶的事件。而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这些事件越来越多。所以当地的百姓们对流民军的态度从不认同直接转变为了反感,他们迫切希望官军能够尽快击败这些流民军。
就像是码头附近这个村子,村民们在看到镇江水师(水师中的江舟、小船不适合在海上航行,所以没有参加合兴泰的移民活动。他们本来对此还满腹怨气,在合兴泰让他们帮着运送卖给各个府县的武器装备后,一个个脸上都笑成花了。)搭载的陆卫部队出现在湖面上时,不是去向农民军通风报信,而是集合了村里的男女老少准备帮着卸船。
当然了,其实此时北方的官军比流民军还不如。他们根本不管流民军、百姓、世家大户,只要是被他们看到的。轻则被刮下几层皮,重则身首异处。他们简直比瘟疫还要可怕,整村甚至镇的人被其屠戮一空,都是很平常的事儿。所以几年以前合兴泰就明文规定各府县不得向北方官军提供武备支持。要不就真是助纣为虐了。
可以肯定,如果是北边的官军来了,这里的百姓肯定又会希望流民军能够获得胜利了。不过这次庐州府是幸运的,来支援他们的是合兴泰的陆卫部队。他们虽然也没有学过八项注意,不过他们有着严明的纪律。而且他们所有人至少都学过简单的读书识字,虽然还算不上知书达理,但至少同野蛮暴虐无缘,所以他们很快就赢得了当地百姓们的好感。
二十几里路。而且还有混泥土浇筑的马路,所以陆卫只花了半个小时就达到了庐州城外。此时流民军正在进行新一轮的攻城,张献忠等人已经决定今天再拿不下来就另外寻找一个目标。不过他们现在发现这里比陕西、河南有油水多了,所以决定继续在南直隶晃荡。
张献忠几人还在为下一个目标应该选择哪儿时,接到报告说南边来了一支军队,看旗号是官军,不过军服跟以前见过的官军又不相同。等到他们听到说对方只有几千人,还有许多马车时,都哈哈大笑起来。
这无怪乎他们这么高兴。要知道他们现在可是有十万多人,之前遇到几万人的官军也所向披靡。现在对方只有五千人,在他们眼中只是一盘菜而已。只不过这支有着马车的官军是一盘回锅肉,而不是以前那些素炒白菜。几个流民军将领差点儿为争夺去迎战这支官军的“肥差”而打起来。最后还是张献忠的义子孙可望获得了这个“肥差”。
孙可望这次派出了自己部的精锐部队。一来希望能够迅速击败这支官军,以此彰显自己的领军能力;二来也希望能够尽可能多地缴获官军的物资。跟官军打了这么多年,他们对官军逃跑的本事很是佩服。当然了,其实他们这门功夫练得也不差,只是近几年他们很少再使了。
既然是精锐,当然也就有骑兵,只是数量上不多,只有五百多人。这还是因为他是张献忠的义子,手下才有这么多骑兵。其余的六千多人也都配有铁制兵器,军官们还有皮甲等防具。从装备上来说比许多官军都要强得多。而且年纪都不大,都是青壮。在以前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