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朝贵公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一十二章
见也是一致的。因此,朝堂上的朝议都是先讨论关于农民军的事儿,对此大家都形成了默契。

    当然了,这些对于合兴泰来说都是小事儿。就算是晋商们的挑衅,也因为相距太远而暂时无法有所行动。合兴泰高层现在的主要精力都是在准备冬季的南下以及对台湾岛的规划。

    台湾岛的位置非常重要,正好可以沟通南北,而且上面没有官府的力量,明庭对它也不重视,所以合兴泰可以在上面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而不用担心朝廷的反应。根据赵永泰的海贸发展计划,台湾岛也是合兴泰以后的主要发展基地。当然了,台湾岛的实际面积也是很大的,现在也只能开发其中一小部分。不过台湾岛西部肥沃的土地却是不需要合兴泰自己开发。

    崇祯七年十月初三,就着赵永泰的生日,合兴泰宣布了几件大事:

    一、赵永泰正式成为董事会参议。他享有提议、参议的权力,不具有表决的权力。这其实是把赵永泰的身份明确化,同时也是给赵永泰加了一个限制,免得这小子除了他高兴的时候从来不参加董事会。赵永泰这种休闲式的工作方式一直备受董事们的嫉妒,不过以前他一直以年龄太小为借口逃避。现在他弱冠了。终于没有借口了,董事会早在三天前就以票通过了在这天宣布他的职务的决议。这可能是董事会成立至今通过得最快的一项决议。

    二、赵永泰与钱婉莹、宋佳雯正式订婚。是的,同时和两个女孩子一起订婚。因为两个女孩子都表示如果不能同赵永泰结婚就自杀,两家大人也不想放弃赵永泰这个女婿,所以就出现了这么一个奇怪的订婚礼。反正现在可以三妻四妾嘛。至于谁是正妻,谁是平妻,就不会有这么脑残的人会当面问了。

    其实这是三个人商量好的,或者应该叫四个人。舒雅也算是帮凶,虽然她并没有提出好建议,不过谁让它在场哪。宋佳雯被逼急了甚至灵机一动说自己已经是赵永泰的人了,弄得赵永泰承认也不是,不承认也不行。

    三、合兴泰将在崇祯八年二月十八日正式向永和成员出售台湾岛上的土地。对土地国人一直是情有独钟,以前有了钱都是首先选择购买土地,然后再当做家里的产业传承下去。不过这几年大明各大世家对购买土地的兴趣减少了许多,主要问题就是现在大明境内几乎年年都有大范围的天灾,减产绝收到处都是。

    同时合兴泰大力发展商业却是一幅财力蒸蒸日上的景象,这才使得大家把关注的目光吸引了一部分到商业上。因此,上次合兴泰发售股份时才会出现各家争相购买的情景。当然了,这也只是让世家大户们购买土地的力度小了一些,并不会让他们放弃购买土地。毕竟土地是无不会消失的,只要有地契,理论上能够传承到久远。要知道有些世家已经传承几百上千年了。

    台湾岛上的土地到底是情况?土地肥力如何?等等这些大家都不清楚,不过这并不妨碍大家对于购买土地的热情。因为合兴泰标出的土地价格实在是太低了,只有江南地区土地价格的十分之一。要知道现在由于年景不好,土地价格已经比最高时低了不少了。这样一来,就算是台湾岛上的土地很贫瘠,也不会亏。当然了,合兴泰也有介绍岛上的土地情况,说得也不算夸张,但一旦关系到切身利益,人们总是相信眼见为实。

    卖地是赵永泰主持制订的海贸发展计划的补充计划,一方面可以以此拉拢世家大户,另一方面则可以诱导华夏民族对外夸张的欲望。国人有很重的恋土情节。甚至可以说达到了一种痴迷的程度。但是土地是不会动的,因此一旦拥有了差不多的土地,人们就会选择安定下来,祖祖辈辈守护者这片不动产。

    这样一来,也就失去了开拓的欲望。但是中原地区的耕地总是有限的,一旦土地兼并问题达到一定程度,即意味着乱世的来临。由于开拓精神的磨灭,或者是中原王朝想要做礼待天下的表率,所以华夏民族反反复复一直都只是在争夺这一小片土地。并以中央自居,还表现出一幅对四方的土地不屑一顾的样子,称其为番外之地。

    现在大明的土地兼并状况已经非常严重了,而天灾与永和又进一步加快了这个速度。还是那句话,大明国内的土地面积是一定的,但是人口又是在不断增加的。就算是永和的亩产已经大幅提高,但在未来也无法养活国内越来越多的人。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是获取新的可耕作土地。

    这次台湾土地的出售,就是为了让中原的世家大户们看到除了中原以外,其他地方的土地一样是财富,而且有可能比中原的土地出产更高。以此让华夏民族再次燃起开拓的激情。

    此时外人对台湾岛上的土地还暂时存有疑虑,不过合兴泰十大家族以及与他们关系较近的家族因为赵永泰的yin*,已经对这些土地动心了。当然了,虽然他们对赵永泰的信心很足,不过谨慎一直都是国人的优点,所以一开始他们也只是各自购买了几十万亩,打算先看看实际产量再说。

    土地总是需要人耕作的,再加上合兴泰及收到合兴泰订单的各大商行都在扩大工坊的生产规模,所以这一波的招工潮不但规模大,而且持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