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朝那些事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日落西山 第十二章 天才的敌手
算,毛岛主除了搞活内需外,还做进出口贸易,日本、朝鲜都有他的固定客商,据说连后金管辖区也有人和他做生意,反正那鬼地方没海关,国家也不征税,所以毛岛主的收入相当多,据说每个月都有十几万两白银。

    有钱,自然就有人了,在高薪的诱惑下,上岛当兵的越来越多,原本只有两百多,后来袁崇焕上岛清人数时,竟然清出了三万人。

    值得夸奖的是,在做副业的同时,毛岛主没有忘记本职工作,在之后的几年中,他创造了很多业绩,摘录如下:

    (天启)三年,文龙占金州。

    四年五月,文龙遣将沿鸭绿江越长白山,侵大清国东偏。

    八月,遣兵从义州城西渡江,入岛中屯田。

    五年六月,遣兵袭耀州之官屯寨。

    六年五月,遣兵袭鞍山驿,越数日又遣兵袭撤尔河,攻城南。

    乱打一气不说,竟然跑到人家地面上屯田种粮食,实在太嚣张了。

    努尔哈赤先生如果不恨他,那是不正常的。

    可是恨也白恨,科技跟不上,只能眼睁睁看着毛岛主胡乱闹腾。

    拜毛文龙同志所赐,后金军队每次出去打仗的时候,很有一点惊弓之鸟的感觉,唯恐毛岛主在背后打黑枪,以至于长久以来不能安心抢掠,工作精力和情绪受到极大影响,反响极其恶劣。

    如此成就,自然无人敢管,朝廷哄着他,王化贞护着他,后来,王在晋接任了辽东经略,都得把他供起来。

    毛文龙,袁崇焕的第三个帮助者,现在的上级、未来的敌人。

    天启三年(1623),袁崇焕正热火朝天地在宁远修城墙的时候,另一个人到达宁远。

    这个人是孙承宗派来的,他的职责,是与袁崇焕一同守护宁远。

    这个人的名字叫满桂。

    满桂,宣府人,蒙古族。很穷,很勇敢。

    满桂同志应该算是个标准的打仗苗子,从小爱好打猎。长大参军了,就爱好打人,在军队中混了很多年,每次出去打仗,都能砍死几个,可谓战功显赫,然而战功如此显赫,混到四十多岁,才是个百户。

    倒不是有人打压他,实在是因为他太实在。

    明朝规定,如果你砍死敌兵一人(要有首级),那么恭喜你,接下来你有两种选择,一、升官一级。二、得赏银五十两。

    每次满桂都选第二种,因为他很缺钱。

    我不认为满桂很贪婪,事实上,他很老实。

    因为他并不知道,选第二种的人,能拿钱,而选第一种的,既能拿权,也能拿钱。

    就这么个混法,估计到死前,能混到个千户,就算老天开眼了。

    然而数年之后一个人的失败,造就了他的成功,这个失败的人,是杨镐。

    万历四十七年(1619),杨镐率四路大军,在萨尔浒军覆没,光将领就死了三百多人,朝廷没人了,只能下令破格提拔,满桂同志就此改头换面,当上了明军的高级将领——参将。

    但真正改变他命运的,是另一个成功的人——孙承宗。

    天启二年(1622),在巡边的路上,孙承宗遇见了满桂,对这位老兵油子极其欣赏(大奇之),高兴之余,就给他升官,把他调到山海关,当上了副总兵,一年后,满桂被调往宁远,担任守将。

    满桂是一个优秀的将领,他不但作战勇敢,而且经验丰富,还能搞外交。

    当时的蒙古部落,已经成为后金军队的同盟,无论打劫打仗都跟着一起来,明军压力很大,而满桂的到来彻底改变了这一切。

    他利用自己的少数民族身份,对同胞进行了长时间耐心的劝说,对于不听劝说的,也进行了长时间耐心的攻打。很快,大家就被他又打又拉的诚恳态度所感动,都服气了(桂善操纵,诸部咸服)。

    此外,他很擅长堆砖头,经常亲自监工砌墙,还很喜欢练兵,经常把手下的兵练得七荤八素。

    就这样,在满桂的不懈努力下,宁远由当初一座较大的废墟,变成了一座较大的城市(军民五万余家,屯种远至五十里)。

    而作为宁远地区的最高武官,他与袁崇焕的关系也相当好。

    其实矛盾还是有的,但问题不大,至少当时不大。

    必须说明一点,满桂当时的职务,是宁远总兵,而袁崇焕,是宁前道。就级别而言,满桂比袁崇焕要高,但明朝的传统,是以文制武,所以在宁远,袁崇焕的地位要略高于满桂,高一点点。

    而据史料记载,满桂是个不苟言笑,却极其自负的人。加上他本人是从小兵干起,平时干的都是砍人头的营生(一个五十两),注重实践,最看不起的,就是那些空谈理论,没打过仗的文官,当然,这其中也包括袁崇焕。

    但有趣的是,他和袁崇焕相处得还不错,并不是他比较大度,而是袁崇焕比较能忍。

    袁大人是很有自知之明的。他很清楚,在辽东混的,大部分都是老兵油子,杀人放火的事情干惯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