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山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七章 家仇国恨
孟定府交给我吧……”

    “属下请将军派给我一千精兵,远攻荧惑城。只要杀了泰亲王,一切难题迎刃而解!”群情高涨,诸将纷纷请命出战。

    明将军肃容道:“如果我都不允呢?”

    众将一下都如瘪了的气球,脸上皆挂着无奈与不甘。

    明将军再问了一遍:“如果我不允许出战,你们会怎么办?”

    没有人回答。明将军环视左右,忽然哈哈一笑:“奇怪,为何我在你们毎个人的脸上都看到了两个宇——”说到这里,却突然住口不语。

    众将等了半天,不见明将军给出答案。有人性急,忍不住大声发问:“将军您是什么意思?我们脸上写着什么字啊?”

    忽听挑千仇轻声道:“去年在京师,我去刑部办事,偶然听说了一件事情。”众人大奇,不知她为何将话题扯得如此之远。不过挑千仇虽只是名列将军府五指之末,但谁都知道明将军极其看重她细致入微的洞察力,毎次会议都会征求她的意见,虽然她在军中并无职位,事实上却担当着军师之责。既然如此说,必有其用意。

    明将军微笑:“千仇总是能出乎我的意料,快快讲来。”

    挑千仇道:“话说有四名江洋大盗,合伙作案无数,终被齐齐抓捕归案。但这四人却拒不招供。那是因为他们当初结为异姓兄弟时发过重誓,一旦被捕决不松口,谁要是出卖自家兄弟,另三人便会合力杀之。何况这几人都知道自己罪大恶极,绝无可赦,就算招供怕也难逃一死,所以严刑拷打也然无用,皆硬挺着不招供。无凭无据之下难以定罪,只好统统关进大牢。”她并不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没有抑扬顿挫的的声音,叙述毫无起伏,但她那或隐或现的目光,掩藏在风帽下的面容,却渲染着一种充满悬念的气氛,引起了每个人的好奇心,迫不及待想知道下面的情节。

    “有个聪明的捕头,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将四人单独关押,然后分别告诉每个人,如果你们都不招供,那么只好不分轻重,各判五年徒刑。但如果有一个人招供,立刻放他出狱,但其它三个人将会被砍头。你们都只有一次机会,而且第二个招供的人同样会被斩首,最好尽快作出自己的决定。结果,还不到一个时辰,四个人都先后招供了。”

    众人俱都沉默,思索着故事的含义。

    “对于这四名江洋大盗来说,五年的徒刑并不算重,更何况他们还订下了攻守同盟,完有理由咬紧牙关,拒不坦白。但是,他们为什么要招供呢?”挑千仇加重语气缓缓道,“那是因为当脱罪的希望与被斩首的灾难同时摆在面前时,每个人都无法完信任同伴,唯恐别人为了活命先一步出卖自己。”

    明将军哈哈大笑:“千仇才是真正的聪明人,我猜这四名江洋大盗的名字,一定分别叫做泰亲王、乌槎国、擒天堡与媚云教吧。”

    “政治同盟本就是利益之下的权宜之计,给他们的压力越大,他们反倒会越发顽强地坚守盟约,如果稍稍放松一些,那么疑惑与猜忌就会随之发生了。”

    挑千仇笑道,“将军早就明白这个道理,只不过是借我的口说出来罢了。我猜将军刚才在众将脸上看到的两个字是‘退兵’吧。”

    明将军抚掌而赞:“知我者,千仇也。”

    许惊弦静立于明将军身后,将一切看在眼里,听在耳中,既敬且惧。挑千仇超卓的观察力不但针对于个人,更能对人类群体的共通之处有着其独特的理解。她既像是一位心理大师,能够轻巧地穿透毎个人脸上的面具,把捶住每个人的性情品格;又像是一位医术精湛的神医,只用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就可以准确地切割在最关键的血脉之上,释放出人性的善与恶来。

    无论是谁,无论是做什么亊,有这样一个替自己客观分析亊实,并且出谋划策、提出忠告的同伴,都必将是如虎添翼,无往不利。

    将军府里最可怕的人,未必是明将军!

    诸将终于明白过来,互视一眼,讪然而笑。事实上众人早就有退兵之意,只是无人敢说出来。此刻被明将军当众揭破,倒是轻松了许多。

    “将军英明,我军目前正处于困境之中。攻不占天时,守不占地利,与其进退维谷,不若暂退回长江,操练士兵在山地密林的作战能力。”

    “对于叛军应该有针对性施出反间计,尽快瓦解他们的同盟。尤其不可忽视当地彝、苗、白、瑶、傣族等族士兵的战斗斗能力。”

    “末将建议至少在每个营地都要配备协同我军作战的向导,或是绘出精确的地形图,标记各处危险地带,方可有备无患。”

    “还应该请来当地名医,加紧研究治疗山瘴、迷泉、蛇蝎之毒以及各种疾病的药物,非战斗性减员实在太多了。”

    众将各持己见,唯一的共同论点就是:退兵。

    明将军轻咳一声,帐中静了下来,他冷然道:“退兵之事,还要再等一等。”

    众将不解,纷纷发言。“将军莫非是怕朝中怪罪?”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将军无需顾忌,何况这只是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