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意气小书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三十三章:千古第一中秋词
   将笔放好,陈宁没有拿起案几上的宣纸,等待上面的墨迹干涸。



    这么快就写好了?



    孟适之看陈宁停笔,缓步走到了案几旁,向宣纸上看去。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孟适之口中的声音越来越小,到最后更是呆在了案几前,像是受了什么打击一样,双目失神,“这,怎么可能。”



    唐川哪里见过意气风发的孟适之这幅样子过,走到案几旁看去,而后竟然也和孟适之一个样子。



    口中满是怀疑的不停自语,“这是我给的灵感?真的是我启示了他?这特么不是真的吧?”



    他有些怀疑人生。



    孟适之和唐川的反应被围观众人看在眼中。



    他们这幅样子,顿时让人们猜想,陈宁应该是写了一首绝世好词。



    有真心好诗词者迫不及待上前,来到陈宁边拱手行礼道,“陈公子,您的词能否让我诵读一番?”



    陈宁点点头,“当然可以。”



    这虽是送给沈青竹的礼物,但终归还要和孟适之分个胜负的,不然怎么教训唐川,给蔓儿出气。



    这人来到案几旁,扫了一眼陈宁的词,面色顿时郑重起来,双手慢慢的抓住宣纸两侧,如同手捧重宝一般,缓缓将宣纸拿起放在自己的眼前。



    声音抑扬顿挫的诵读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人话音落后,围观众人或回味,或深思,或惊叹。



    更有人者,冲着陈宁所站的方向拱手行礼。



    这首词如同一柄利剑穿透了他们的灵魂深处,带给他们的何止是震撼。



    已经没有人提起输赢的事,此词一出,输赢已是小事。



    重要的是,这是一首注定千百年后还要被后人传唱背诵的千古佳作,而他们这些今在场之人,便是这首词出现的见证者。



    这么想来,唐川其实是应该骄傲的。



    毕竟是他“启发”了陈宁,可能后世之人提起这首词创作背景的时候,还会有唐川浓墨重彩的一笔。



    只不过他应该是以反面人物形象出现,不知道他能不能接受。



    孟适之抬头看向陈宁,眼神复杂,却没有一丝不服气。



    当差距无法逾越的时候,嫉妒便会消失。



    沧州城第一才子?



    他看向陈宁,回想陈宁的寥寥几首诗词。



    《长相思》;



    《秋夕》;



    《沧山月》;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仅仅四首,仅仅四首啊。



    孟适之内心呼喊,自己二十来载,写下诗词过百,却怕是永远达不到他的水平了。



    凡是中秋,以后必是少不了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他看向陈宁开口,心服口服,“我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