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意气小书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三十四章:罗伊是勤王的人
    孟适之主动开口认输,在场这些人没有人感到意外。



    这首《水调歌头》一出,怕是后但凡有人提笔想写中秋词的时候,都要想上一想。



    陈宁对孟适之点了点头,而后从那人手中接过微微干了墨迹的宣纸,将其交到沈青竹的手中。



    “青竹,送给你,不知道你喜欢不喜欢。”



    沈青竹满是喜悦的看向陈宁,小心的接过宣纸,连连说道,“喜欢,喜欢,谢谢相公。”



    她本便懂诗词,如果不是沈家需要心的事太多,沧州城才女的名字中必然会多上一个沈青竹。



    她初和陈宁之间也是从诗词上开始交流,那时候他们还曾在夜晚的屋顶上对着月亮研究诗词的用字。



    今天,又是在月光下,她得到了陈宁这首《水调歌头》。



    她内心感觉非常的幸福。



    其实苏轼这首《水调歌头》,并不是说的男女。



    这首词的小序是这么写的,“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苏轼醉酒后写下这首词,其实是怀念远方自家的兄弟苏辙,苏子由。



    最后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意思是说他虽然和苏辙相隔千里,但是抬头是同一片天空,还能够共同欣赏这皎月的明月。



    只是后人很多误解,认为这首词说的是男女。



    但陈宁用在此处,送与沈青竹也正合适。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放在此时此刻,可以说是表达了陈宁对沈青竹的,以及对他们未来一种美好的期盼。



    但愿彼此相,长长久久,即使是有天相隔千里,也心系彼此。



    总结全词,完全可以看做是一首表达慕之的词。



    即使天上的宫阙再华丽,也不愿意乘风归去,因为那宫阙中没有你,我一人孤单寒冷。



    人世间世事无常,如同月亮一样难免有晴圆缺,但我只希望能与你长长久久,共同欣赏这皎月的明月。



    沈青竹将宣纸小心翼翼的收在怀中,感觉心都快融化了。



    在场书生学子们,无一不在回味陈宁这首词。



    而女子们就简单多了,她们看向陈宁的眼中不是月亮,而是星星。



    一个个面带羞涩的瞥向陈宁交头接耳,听得沈青梅不停皱眉。



    陈宁本相貌便生的俊美,在文风盛行的吴国又做的一手好诗词,怎么可能不被这些才女们喜欢。



    ……



    孟适之和唐川两个人就可怜多了,在凉亭中好像被所有人遗忘了,甚是尴尬。



    还好,有人还记得他们。



    沈青梅上前一步,看着唐川说道,“脱。”



    唐川咽了口唾沫,孟适之输已成定局,按照赌约他应该将衣衫和靴子脱给陈宁。



    因为陈宁当时说的是带走,而不是过后让他送去。



    可是这大庭广众之下,让自己将衣衫和靴子褪去,他怎么也下不去手。



    他看向孟适之想要求救,却发现孟适之满脸落寞,直接从亭子上走出,分开众人走下了顶层观景台。



    唐川咬咬牙想到,索我就耍一回无赖又能如何。



    想到这,他狠了狠心,看向陈宁几人。



    蹭的一声,沈青梅手中长剑出鞘对着唐川甩了过来。



    蹭!



    剑锋从唐川侧而过,扎在了凉亭的柱子上,入木三分,剑兀自在颤动不已。



    唐川顿时被吓得脸色苍白,一颗汗珠从鬓角处缓缓流下,手忙脚乱的开始褪自己上的衣衫。



    “脱,我脱,脱脱脱。”



    沈青竹,穆云玉,还有在场等众多女宾立刻惊叫着转过头去。



    也有的用手捂着眼睛,却偷偷的露出指尖的缝隙,悄悄的打量着。



    待看清后后又厌恶的扭过头再也不看。



    排骨一样。



    唐川留下了靴子和长衫,环抱着双臂逃也似的跑下了望月楼,不见了踪影。



    他咬牙切齿,即使是在扔块砖都有可能砸到个当朝大员的永京城,他也没受过这种侮辱。



    哆哆嗦嗦跑出望月楼,在仆役满面惊骇的眼光中坐上车上后,他想着这一路上别人的指指点点,还有看他的眼神,内心怒火中烧。



    陈宁,若是有朝一你去了永京城,别让我遇到你!



    ……



    望月楼四楼一房间内,罗伊和孟适之坐在桌旁。



    罗伊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