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身份为魏之朝廷所厚遇,并和魏之皇族南阳公主订下了婚约,在寿春之战中打败了梁的将军姜庆真,无论在公私两方都非常具有气势。这一年,萧宝寅二十一岁。
“真是一位非常可信赖的贵公子,如果是他即帝位的话,大概齐就不会灭亡了!”
洛阳的人们对这位流亡的皇子大多充满了好意。
北朝有北朝的正史,像是《魏书》、《北齐书》、《周书》和《北史》等;而南朝也有南朝的正史,像《宋书》、《南齐书》、《梁书》、《南史》等。萧宝寅的传记在北朝《魏书》和南朝的《南齐书》均有所记载,毕竟他真的是个具有少见命运的人。不过,像他这样的人当时也还有不少例子;大抵上,大分裂时代也可说就是亡命者的时代。
这时,中山王和杨大眼想的都一样,也同样地沉默。如果魏将梁灭亡而支配了江南全境的话,那将由谁统治江南呢?会给建立了无比武勋的中山王吗?还是让对篡夺者复仇的开国公再兴齐朝呢?这已不能说是梦想,而是在不久的将来就可能实现的事,因此就不能够随便地乱发言了!
突然中山王叹了一口气:
“如果先帝还健在的话……”
魏的先帝,亦即五岁即位的孝文帝,在三十三岁时便驾崩,死时还相当地年轻。如果继续生存下来的话,这时候刚好四十岁,还算是壮龄。
孝文帝的少年时代是由祖母辅政,亲政是在二十二岁的时候。在短短十一年的亲政时间中,孝文帝却留下了历史长存的业绩。
本来魏是北方骑马民族所建立的王朝,皇室的姓为拓跋氏,他将之改为具中国风味的元氏,并依中国王朝建立制度,除财力和武力之外,也对文化的发展和民族的融合尽了相当的心力。其中,他将魏的国都由北边的平城(现在的山西省大同市)迁到洛阳,使国家蜕变为中原国家的功绩最大。
而当他将皇室的姓改为元的时候,同时也赐姓从皇族离脱的臣下为“源”。最有名的应算是在政治、军事和学术上都有相当功绩的宰相源贺。而日本将从皇族离脱的臣下赐姓为源的这个惯例,就是从中国的南北朝时代流传而来的。
怀有惜于伟大的孝文帝之心的臣下不少,对目前过于年轻,而且并不能说是英明的新帝,就自然有着较轻视的感觉。新的皇帝当然也敏感地查觉到了这一点,于是他对父帝以来的重臣疏远,而亲近佛僧及和他一起游玩的朋友们。这样的状况总有一天会完全爆发,中山王也发觉了在表面的繁荣之下的暗影,因此才在这当儿发起了南征的大军。
帐幕的入口传来了人声。杨大眼动了一下视线,当他见到来人时不由完全改变刚才的面无表情:
“哦,来了!”
出现在帐幕前的是一名女性。年龄约三十岁左右,她的美貌不能说是那种典雅的美,反而是目光强劲,看来似乎具有点危险的美。她未戴头盔,只套上了甲胄,头发则以淡红色的布巾束起,背上还挂着一柄长剑。
“中山王殿下,许久不见了!”连声音都十分地爽朗。
“是潘夫人呀,来得正好!”中山王郑重地回礼。
“先坐下来吧!我们正准备取酒呢!不过,看你的样子似乎是有什么急事……”
“您真是明察秋毫!”
美女的姓名为潘宝珠,她正是杨大眼的妻子,中华帝国古来就是夫妻别姓的。
“大眼之妻潘氏,善骑射。大眼令妻以戎装,有时于战场齐镖,有时则驱于林壑。当还营之际亦命其幕下同座,时人指其谓‘此即潘将军也’!”
在《魏书——杨大眼传》中的所记载的就是这名女子。
“先向殿下报告:往西百里(一里约五百五十公尺)之远的河南城急使来报,说王茂领梁军约三、四万,趁我军之隙急袭河南城,并已将之攻陷!”
全座之间一阵沉默。
“原来如此,可知南贼之策了!”
中山王低声笑 7740." >着,梁军的作战终于明朗了。当韦睿在予州布阵引中山王和杨大眼前来,当持久战的态势似乎已经形成时,王茂就乘隙攻击河南城。
“平南将军,您觉得如何?”
对于中山王的询问。杨大眼以慎重的语调回答:
“河南城如让南贼确保的话,那必定会成为其直击洛阳的据点,对我军的行动有所牵制。”
“没错!当我军南下渡过淮河的时候,后背即将受扼于南贼,这可是一点都不有趣!”
魏军将梁军称为“南贼”,而梁军则称魏军为“北贼”,这只是互相互相而已。
脑里一面描画着淮河流域的地图,中山王和杨大眼都沉默着。而看着代表魏军的两雄,潘宝珠也无言了。在黑色的眼瞳里映着灯火,让她的美丽更加了几分妖艳。
“马上就要夏天了!”
中山王开口说道:
“我军的兵士能够耐得了淮河以南的炎夏吗?既热,而且湿气又高……”
“如果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