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王——元英骑着马在阵营中巡视。当看到他那插有二支长长白鹭羽毛的头盔时,兵士们皆欢声震动,驱至他的跟前。而在中山王的身边,则是平南将军——杨大眼。在落日的余光下,人马的影子在红土之上长长地伸展,随着甲胄的反射,如箭般的光华就像是散落了一地的黄金粉末一般。
中山王——元英和杨大眼骑马并行,左右接受着魏之将兵狂热的欢呼,对他们两人的信望,对魏军来说,简直已经是一种信仰。
巡视结束后,两人并行回到帐幕之中。中山王的身材已算是相当高,而杨大眼则根本是个巨人!只不过他的筋肉匀称,身体也十分地柔软,一点也不让人感觉笨重。
一面走着,中山王对杨大眼说道:
“听说你在午间对敌阵射了一箭?”
“已经传到您的耳中啦!”
“是故意没有射中的吗?”
“这……”
“应该是你觉得如果杀了这些不顾危险登上望搂的人很可惜是吧?”
“属下惶恐!其实应是在那样的距离下,属下没有自信能够只伤到人而不杀他们吧!”
杨大眼似乎因惊恐而低下了头,中山王则愉快地笑道:
“你不用害怕!我知道即使你具有杀死虎或熊的力量,但却是个连射死小鸟也不愿的人。”
“如果必要的话,其实我也是可以将小鸟从空中抓下来的!”
“嗯,是你的话应该可能的。”
杨大眼除了怪力之外,他那巨大的身体却有令人无法想像的快捷。在《魏书》中记载:即使是将长三丈(约九公尺)的布系于发髻之上往前跑,他也能够让布直直地伸于后方而不落地。因此“将小鸟从空中抓下来”应该不算夸张才是!
当他担任淯郡太守的时候,曾经消灭过食人虎。淯郡是位于魏西方边境一个山岳地带的小城,居民一半以上都是异民族,虽然还不至于形成叛乱,但对官兵的反抗动作却从未间断。而在一日之内将之完全镇静下来的,就是一个人独自进入山中的杨大眼将老虎的尸骸抬下山的事件。老虎的尸骸上并没有刀伤,只有头盖骨和颈骨两处折断而已。也就是说,杨大眼并未使用武器,而是以徒手杀死老虎的。
淯郡的居民们,为了感谢杨大眼除去食人虎之害,并且畏敬其武勇,在他的任期中,淯郡再也没有发生过任何骚动。
杨大眼的祖父,名为杨难当的这个人,曾以魏之将军的身份而活跃,是相当的名门,只是后来家道中落,杨大眼的少年算是过得十分清苦。幸好尚书大臣李冲欣赏他的武勇,在十几岁时即任命他为军主(部队长)。以后,随着作战累积功绩,历任辅国将军、游击将军、征虏将军等职。中山王亦对杨大眼的豪勇及用兵有很高的评价,加上喜爱他的为人,数年内均待他为自己的副将。
杨大眼虽非知识之人,但由部下读 href='9038/im'>《史记》、《汉书》、《春秋左氏传》、《孙子》、《吴子》等书给他听时,却能将内容完全记下来。
杨大眼正确的年龄虽然无法清楚得知,但由其经历看来应该在中山王之上,估计大约四十岁左右。不但武艺纯熟,体力也一点都没有衰退的样子,可说是无双的勇者。
<h3 class="ter h3">Ⅱ</h3>
中山王在帐幕中等待着一名客人,他的甲胄之美并不逊于中山王,虽是位年轻的贵公子,但态度中却透出不像其年龄的威严。
“哦,开国公!不好意思,让您等那么久!”先出声的是中山王,贵公子则郑重地面礼。
“不,冒昧前来拜访的末将才不好意思,还请您恕罪!”
“您在寿春败敌的事迹我已经听说了,您的武勇真是令人佩服!”
这名被称为开国公的男子,迅速地完成了他此行的目的。主要是要确认部队的移动事宜,本来这件事只要派使者来就可以,开国公似乎为他竟自己亲来而感到过意不去,在郑重地谢绝了共进晚餐的邀请后,开国公骑上白马再度郑重地告辞。
杨大眼目送着其离去的背影。
“开国公的气势倒是相当不弱!”
“那是因为他的复仇之念正在燃烧的关系!对开国公来说,梁主是篡夺者,这可是兄弟之仇呢!”
梁主指的就是梁武帝——萧衍,而欲向之报兄弟之仇的开国公,就是前身为鄱阳王的萧宝寅。
萧宝寅,字智亮,为昏君宝卷的弟弟。当齐灭亡而梁建国的时候,萧宝寅本来也是应该会被杀害的,但他从幽闭的地方爬墙逃去,越过山野而亡命至魏国。那时他虽然只有十七岁,但体力和气力均已是非凡。
魏对这个南朝高贵的亡命者表示欢迎,因为这样既可以得到南朝详细的情报,同时也可让魏在打着“替萧宝寅打倒篡夺者!再次复兴齐朝!”的大义名分之下有了出兵的口实。
萧宝寅目前也是以继承齐正统的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