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我忽然这样觉得。
身后是一个天主教堂,很小,但里面却很细腻,木质的气息伴随着一台管风琴留在我的记忆里,还有些青草与雨后泥土的芬芳,这是一个诱人的时刻。风、云、恬静。
很难以去设想,如果儿时的我是生长在这里,今天的我是否仍会闲坐在这张长椅上去如此的冥想呢?
这是没有答案的问题,我永远不可能两次在同一时刻去实现点什么,尤其是童年,遥远而无法释怀的童年,我是不可能回去的。即便给我一次机会选择,我是如此去认定生活与价值中的自己的。
在许多的时刻里,我成为一个真正的弱者,甚至是麻木地想着要躲过一次又一次面前的选择。期待着生活自己去具备艺术一样的生命力,自己去长成,自己去呈现,我心甘情愿成为生活的附属,一片明净的草原上最不诱人的一颗露珠,夜来我就湿润,一转瞬就又干枯消逝。
我乞求生活把我放置在弱者的地位,我心甘情愿。
可是不,不知谁说了一声,大概不是我。如果是,我真是恨透了那个内心之中矛盾的自己。
真喜欢这样的时刻,没有人来注意我,我也不渴求着被任何人注意到。
上午时提到了十四岁的我,那时我从来没有想到十四年后二十八岁的我会坐在异地的村落里,并且想回到十四年前十四岁的我,这是一个多么荒谬的论题呀!等到八十岁时是否仍然能记得起今天呢?或许是惦念着八岁那个初到北京兴奋不已的自己。那一年我快乐无比。
我真不想去证明什么了,包括我的生活。(一九九九年七月二十日英国某村)
第二部分 在康河的柔波里
几人在阳光下闲坐,几人在房间内徘徊。今天的剑桥,有一点忧愁,有一点静谧。只为别离,只为别离。
当一切都准备好,打算开始的时刻,它已经结束了。这就是我的生活。
闭塞在睡过的小房间里,没有快乐,也没有忧伤。没有结束的喜悦,也没有回首时的感慨,甚至自己的结束都不可预料,就仿若志摩的去一样是始料不及的突然而快乐!
真的没有什么感觉。于是“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剑桥,还有康河的水,就这样要留存在我的记忆里了。因为这样的匆匆,会没有再去刻意顾盼流连,所以会留很久,很久。
有一刻,天蓝如洗,风吹云散,四下飘去的是青草香,朵朵的小野花剔透玲珑。康河的水衬映着剑桥,一座又一座。你可以躺下,或是坐起,任阳光游弄你的躯体,或是让露珠球沁凉你的心。于是我轻轻睡去,有点微微的凉意,不痛也不甜的滋味,睡去又醒来,却一动也不动,忽而眼前是蓝色,忽而又是金黄。四下是无声无息的,宛若是天际的角落。就仿佛那一夜在康河游船。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寻找归宿的你们,今天就会去启程。”此刻,不说也不唱只有秃笔和想。寻梦吗?“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我可以放歌,在幽静无人的康河畔。
纵声高歌,奋力奔跑,永不停息的奔向更幽远的地方,那里有我,有你们。于是圣者的光灵闪耀,在他们踏过足迹上,我踏过。
友人的家,静夜,JAZZ轻柔。明日是苏格兰,高地,充满了幻想,来自儿时和梦。
火车将会飞驰,风景将会划过,身影将会停留,记忆将会消逝。
每夜都在写,每夜都在想,每夜都在思念,记下来的都是来自远方的,忘却的只在近前。好吧!停步。来吧!前行。是吧!这样。
遥远的英格兰,更遥远的苏格兰,还有那遥不可及又近在咫尺的生命终点。真的是一种归宿的生活在伴随着每一个周遭的人,于是人人都在寻找着起点,然后就转身离去。
爱人啊,请听我的倾诉,在夜莺都疲倦的晚上,愿此刻我是从西方吹来的一阵风,扫过季节的肩头,摇响你枕畔的风铃。
轻唱,轻唱,轻声吟唱。(一九九九年七月二十八日英格兰之夜)
第二部分 Newcastle York
整整十个小时的路程,昏睡多过感慨,沿路的风光并未有多吸引人,倒是途经的几个车站使人浮想起一些画面。除去海水就没什么了,一座古旧的城池,许多青铜的塑像,古堡还有空气中的幽灵。
今天好困倦,再写吧!
稍一停步,就已经远离了英格兰岛,原本以为会有许多的时间去记录生活,可是一切都稍纵即逝。留下来的两天半,每一刻都是填满的,走来走去,停停看看,要不就是吃饭闲话,大概就是这样的度过了。可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又有哪一天不是如此呢?当我感悟最多时,却无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