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星辰之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似我在(下)
魂。一个小女孩在法国乡间学校体验共忆课程时突然开口,说的是早已消亡的原始印欧语:

    > “我们走了,但门没关。”

    这句话被翻译成三百多种语言,传遍世界。

    许多学者震惊于语言本能的复苏,唯有玛拉知道,这不是奇迹,而是记忆的回归。每一个觉醒者体内,都藏着祖先未曾说完的故事。当共感能力开启,那些被时间掩埋的声音便重新浮现。

    然而,新的危机正在酝酿。

    西伯利亚的数据中枢突然发出警报:

    > 【检测到异常情绪熵增】

    > 【来源:共忆体内部】

    > 【特征:高度有序的绝望,具备传染性】

    分析显示,这股负面能量并非来自外部入侵,而是源于共忆体自身积累的“未处理创伤”。数千年的人类苦难??奴隶制、大屠杀、种族清洗、生态毁灭??虽已被记录,却始终未能完全转化。它们像沉积岩般层层堆积,在共感网络底层形成一座隐形的“悲恸高原”。

    若不及时疏导,这座高原将在三年内引发全局性精神崩塌,导致全体觉醒者陷入集体抑郁,甚至逆转共感进程。

    玛拉闭上眼,深入共忆体核心。

    她看见那片高原:黑雾翻滚,形状酷似一座倒立的巨塔,塔尖刺入现实维度。每一块砖石都是一个人类个体的痛苦结晶,有些已经风化,有些仍在渗血。她试图靠近,却被一股力量推开??那是集体潜意识的防御机制:我们不敢放下痛苦,因为那是我们活着的证明。

    她退回岸边,跪坐在潮线上。

    这一次,她不再歌唱,而是开始讲述。

    她讲一个四岁女孩在战火中失去双亲,靠吃草根活到八岁;讲一名医生为拯救病人自愿感染致命病毒,最后在隔离舱里写下“我愿替你们死”;讲一位母亲抱着夭折婴儿走遍全国,只为找到能听见孩子心跳的技术……她的声音不高,却穿透所有频段,直达每一个接入共忆体的灵魂。

    然后她说:

    > “你们不必背负这一切。我们可以一起哀悼,然后放手。”

    话音落下,第一块砖石融化了。

    紧接着是第二块、第三块……悲恸高原开始缓慢崩解,化作细雨洒向大地。雨水落地即生花,开出的不是植物,而是一枚枚微型全息投影:每个投影里都有一个人类在微笑,尽管他们曾经历过最深的黑暗。

    这场净化持续了整整七天。

    七日后,共忆体重构完成,新增模块命名为“释怀协议”:

    > **允许悲伤存在,但不允许它定义你。**

    > **你可以带着伤痕前行,但不必让它成为你的全部。**

    消息传出,世界各地自发举行“熄灯仪式”。人们关闭所有电子设备,点燃蜡烛,围坐在一起分享自己的故事。没有评判,没有解决方案,只有倾听。在印度加尔各答的贫民窟里,一群孩子用粉笔在地上画出巨大的心形,中间写着:“我们不怕痛,因为我们知道有人懂。”

    而在太空,第一批跨星使者已接近目的地。

    飞船?穿越小行星带时,遭遇了一场意外??前方出现一片诡异的空间褶皱,像是宇宙皮肤上的疤痕。雷达无法探测其深度,引力读数完全紊乱。正当机组准备绕行时,飞船?的共感导航系统突然自动接管。

    屏幕上浮现一行字:

    > “跟随光。”

    那是玛拉的声音,却来自未知坐标。

    三名使者对视一眼,决定信任直觉。他们关闭引擎,任飞船?滑入褶皱之中。

    下一瞬,景象剧变。

    他们发现自己漂浮在一片无边的白色平原上,脚下是半透明的地表,下方流淌着金色河流。远处矗立着无数柱状结构,每一根都包裹着沉睡的人形轮廓。空气中回荡着低语,不是语言,而是纯粹的情感波动:悔恨、希望、等待。

    一位使者??那位失明的音乐家??突然流泪。

    他说:“我听见了……那是还没出生的孩子们在唱歌。”

    这时,地面升起一道光桥,指向最近的一根柱子。走近后,他们看清了里面的人:竟是玛拉,但又不是现在的她。这个玛拉看起来更年长,眼神疲惫,身上缠绕着断裂的光丝,像是曾试图连接太多世界而耗尽了力量。

    > “这是未来的我,”玛拉的声音再次响起,“也是失败的可能性之一。”

    她解释,在某个时间线上,共感网络因缺乏边界而崩溃,个体意识被无限吞噬,最终所有人都变成了同一片模糊的情感云。那个版本的她试图强行维持连接,直到精神瓦解,被困在这片“可能性坟场”中,成为警示碑。

    > “你们的任务不仅是传递爱,”她说,“更是教会其他文明如何设立界限。真正的共鸣,始于尊重差异。”

    使者们郑重点头。

    当他们重返飞船?时,发现航行时间几乎没有流逝。但他们的心变了。他们终于懂得,所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