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与向往表现的淋漓精致。
音乐主题出现了三次,秦放歌在演奏时,就特别注意运弓的柔和舒展与揉弦的弹性放松,处理好强弱起伏的变化以及带有休止、延长、分号等乐句的节奏感。
这些也都是黄静、加奈子,以及舞台上“排排坐”的学生们看得清楚,听得明白的。他在主题出现三次情感上的对比和变化,辽阔与遥远,抒情与喜悦,沉思与向往的情绪表现的有板有眼,有条有理。
第二层的表现内容则是“花轿迎亲,婚礼酒宴”来概括。明快的节奏、轻快地音乐加上清脆的小锣小鼓,画出了鼓乐吹打、司仪张罗、新人拜天地、客人共庆贺的婚礼场景。这里二胡主题浓缩,发展为变奏,显得轻快活波。音乐从G调转变为C调,从羽调式转为微调式,更进一步地渲染了参加婚礼人们的欣喜之情和热闹的庆典场景。
这里,秦放歌的示范演奏,运用灵巧的小连弓、轻快地重音、欢乐的颤音等手法,惟妙惟肖地表现出热热闹闹、欢天喜地的迎新场面。
第二段“惊变”:定音鼓的滚奏,戏曲的“乱锤”节奏和二胡激愤的散板旋律交织在一起,犹如风云突变;官吏深夜抓丁。后运用“紧打慢唱”的手法,二胡“慢唱”恰似哀号乞求;乐队则以急促的十六分音符节奏“紧打”衬托,更增惊慌之状。最后出现二胡的华彩乐段,跌宕起伏,如泣如诉的散板旋律,表现了“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的情景。
第三段“送别”:乐队的节奏缓慢,二胡运用探弦、颤音、滑音、抖弓等技法润饰主题,表达了新人离别的痛苦与悲哀。接着,悲哀的旋律逐渐变成了坚定的音调,仿佛是新娘强压悲痛,嘱咐丈夫“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