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明星音乐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04章 新婚别
扩展到二胡的第五把位,随着旋律不断的迂回,音色越发变得纯净起来,在经历了前面的铺垫之后,清楚,精准而又有力的演奏,将乐曲推向整首曲子的最高朝。

    随后,乐曲情绪逐渐回落,又仿佛是一场希望的破灭之旅,低沉、浓厚的音色,似乎表达了他心中情感冲突。

    乐曲的尾声部分,仿佛在一声声的叹息和感概中,渐行渐远。

    这首曲子的演奏难度不算特别高,哪怕是只在独弦上演奏,可以说,对于今天来舞台上,参加到秦放歌大师班,这些天赋相当高的学生们来说,只要稍微多练习一阵子,就可以拿得下来。但这其中想要表达的情感,这个最重要的东西,却不是简简单单就可以练好的。

    在情感处理方面,秦放歌可以说是为大家做出来最好的示范和表率。他的演奏,也总是那么有感染力和表现,特别能打动人心。

    这首“独弦操”也是如此,特别现场的观众们,似乎都能感受他忧心忡忡,虽不知是为什么,自己还是国家,社会还是民族的命运?

    但大家都是有过这样的时候,“身无分文,心忧天下”。

    也都会有过对现实的无奈和绝望的时候。

    等秦放歌演奏完毕之后,直播间里的弹幕也是刷得密密麻麻的。

    “哥哥真是的,又把人家给拉哭了!”

    “我仿佛感受到哥哥内心世界的彷徨和忧伤!”

    “不知道哥哥是在什么样的心情下,创作这样的曲子,真的太让人心疼了。”

    “我就知道好的二胡作品,从来就是会让人掉泪的。”

    “有种深有戚戚的感觉,哥哥的经历我也有过,在这首曲子来,有了深深的共鸣。”

    “这首曲子的情感处理好难啊!”

    还好秦放歌并没有给大家多少回味悲戚和忧伤的时间,他稍事停歇片刻之后,继续道,“《新婚别》,灵感来源于诗圣杜甫的诗歌《新婚别》。”

    他这话一说,现场观众们都只觉心肝一颤,刚刚的无奈绝望还不够啊!这个曲子肯定更惨……

    唐代杜甫著名的“三吏三别”,可谓人皆尽知,也被选入课本。

    这首新婚别,听名字就知道,刚结婚丈夫就被抓了壮丁上前线去了。这样的故事,在中国历代的悲剧故事中,很是常见。

    秦放歌之前就有创作“孟姜女”的故事,不过那是被抓去修长城,但结局基本都一样。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这首曲子,自然也不是秦放歌的原创作品,而是由张晓峰和朱晓谷创作的二胡叙事曲,是另外那个时空,二胡专业的学生们,必练的作品。

    这首二胡叙事曲《新婚别》运用优美动人的旋律、感人肺腑的音乐语言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古代新婚少妇的形象。乐曲以诗中故事发展的先后顺序为依据,采用叙事的手法描述了唐朝天宝年间“安史之乱”造成的刀兵四起,一位纯朴善良、忠于爱情的古代少女无可奈何遭受了战争给她带来的灾难“暮婚晨告别”。新娘忍受了极大的痛苦和牺牲,含泪送别丈夫,难分难舍,柔肠寸断的动人故事。

    该曲的音乐素材来源于南宋词人和音乐家姜夔(白石道人)的“鬲溪梅令”。此曲杜甫原诗的讲述,分为了三个乐段:第一乐段(迎亲)、第二乐段(惊变)、第三乐段(送别)。

    肖雨然、加奈子她们和她们的老师,有提前看到曲谱,时间有限,部都仔细分析研究不现实,但了解整首曲子的大致曲式结构和内容,却是没问题的。

    乐曲的三个乐段,秦放歌在曲谱上,也都是有著名的。本来就是叙事曲,很“标题党”,中国音乐的风格基本都这样,之前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也是如此。

    而绝大部分观众,没拿到曲谱,就只能听秦放歌的演奏了。现场的观众们也没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折腾其他有得没得,收看网络直播的观众们,则是可以对照着杜甫的诗歌《新婚别》,来和秦放歌的演奏进行对应的。

    但对于很多观众来说,如果没有白话文的翻译,这短时间之内,理解起来也是挺困难的。

    好在欣赏秦放歌二胡演奏的时候,其实没那么多要求,甚至不强求大家一定要听懂究竟每个乐章,究竟要表达什么样的东西。

    到秦放歌这里,他没有其他乐器的伴奏,比如这第一段“迎亲”。他的曲谱上就有注明了的,是由明亮悠扬的竹笛声率先奏出,展现山青水秀的乡村美景。接着,二胡再以慢速奏出由《鬲溪梅令》发展成的主题,委婉质朴,刻画了少女新婚喜悦娇羞的神态。在迎亲欢快的鼓乐声后,二胡以自由舒展的曲调,细腻多变的技法,以及大革胡的对奏,钢片琴的点缀,形象地表现了洞房花烛之夜的情景。

    第一层次的表现内容,可以用“远方娶亲”或“闺房思君”来概括。舒缓平稳的节奏,婉转抒情的音调。既表现了娶亲路途的遥远和艰辛,又表现了新娘即将与心爱的人成婚而涌起的阵阵喜悦之情。更把中国古代妇女那种“欲说还休”的含蓄性格和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