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那时汉朝(1-7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92章
这个王弘,时为骑都尉。王弘领到邓太后出兵救西域的任务好,很是积极,马上回到羌地,拉起羌人骑兵部队,就没日没夜的往前线赶路。

    被王弘强硬拉上羌人骑兵,总共有数千人。这些人一听说要去西域,心里都起毛了。西域路途遥远,天高地阔,那些野蛮人杀人,一点都不比自己差。如果随王弘这一走,估计就是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了。

    一想到这里,羌人心里都打起退堂鼓。于是,王弘拉出的军队,还没出塞,羌人骑兵早腿底抹油,溜之大吉了。眼看救人的计划就要泡汤了,王弘心里那个急呀,就像锅里正被热炒着的鱼。

    汉军只好来点狠的,凡是逃亡的羌人骑兵,抓到了都要处到严重处分。这严重到什么程度呢,羌人做梦都没想到,他们被抓后,自个被斩了也就罢了,汉朝竟然派人查出他们所属的部落,连老家的大小,部一锅端了。

    汉朝这招整人的技术,实在烂,摆明就是唤醒羌人造反的念头。果然,羌人部落只要闻听汉军要来,整个部落的老老小小,男男女女,整个搬家跑人。他们一路跑,有好多个部落都跑出了塞外。

    塞外不是汉人的地盘,这下子好办多了。羌人跟了邓训多年,都不知道造反为何物,现在造反倒觉得有些别扭和生手。他们没有武器,随便拉起一根木头,扛起一个铁具,就是革命工具。此情此景,不就是当年陈胜吴广的揭竿而起,斩木为兵的景象吗?

    一句话,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啊。

    前线的汉军将领糊涂,远在洛阳城的邓太后,脑袋却好使得很。她认为,地方政府错了,中央政府不能跟着一错再错。为了弥补过失,邓太后下了一道诏书,赦免羌人造反联合结党,阴谋造反罪。

    下完了诏书,邓太后就把一个人喊来,说道:前线很乱,现在该是你出马的时候了。

    邓太后唤来的人,是她的老哥车骑将军邓骘。邓骘盼星星盼月亮,就等着邓太后这句话,他一接到任务后,立即率兵出发。

    可能都没人知道,邓骘一直渴望一场像样的战斗。道理很简单,他渴望做个有追求的人,而不想被别人说他是靠老妹,才有今天这般荣耀。可嘴是长在别人身上,由不得他自己。他要塞住天下人的嘴,就必须行动起来,像当初马皇后家的外戚马防,或者窦皇后家的窦宪一样,亲临前线,杀敌立功。

    邓骘的计划是,于汉阳郡政府所在县冀县完成军队集合,再准备行动。然而计划不如变化,羌人已经布好一张罗,等着邓骘扑来了。果然,邓骘刚到冀县,羌人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袭击了汉军,大大地教训了邓骘一顿,杀一余千人了。

    这时,邓骘紧张了。

    没有理由不紧张。他跟过窦宪,见过窦宪是怎么狂扁蛮夷的。在窦宪之前,马家外戚马防,杀人也是不眨眼的。可是他呢,这是人生的第一次战役,带的还是汉朝精锐,还没站稳脚跟,就什么都被打乱了。

    正当邓騭心惊胆战时,邓太后给他送来了一个猛人。这人就是刚被从西域迎回来的梁慬。梁慬才进敦煌郡,就接到命令,赶赴前线参战。梁慬来得很及时,他到了张掖(甘肃省张掖市),跟羌人军团干了一架。斩杀和俘获七八千人,剩下的逃了。

    这时,羌人有三百多位酋长前来投降。梁慬很厚道,把他们都打发回去了。说,只要好好过日子,你们就会很安。羌人是安了,可邓骘很压抑。冬天,各郡军队集合完毕,羌人也各就各位,双方约好时期,找个地方狠狠地干了一架。

    会战地点,选择在平襄(甘肃省通渭县),对弈双方都是数万人。邓骘可能没想到,就在他准备报仇雪恨时,犯了一个基本的常识错误。

    军队没问题,时间地点也都没问题,他最大的的失误,就是用错了一个人。

    这个人,就是任尚。前面都说了,任尚是个邪门的人。这个曾经跟过邓训,又跟过窦宪的见过大场面的将领,脾气很大,军事才能却不是一般的差。

    这次,邓骘精锐都交给了他,能否挣回先前被打的面子,就指望他了。可任尚跟羌人混战了一场,带了数万人冲上去,又退回来,一数人数,就少了八千余。

    不用说,那八千余成了羌的刀下鬼。于是,羌人的胆气越壮了,他们声势大振,超出了邓骘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