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拨人,是窦宪培养出来的。以郭举和郭璜为首,郭举是窦宪的女婿,时为射声校尉;郭璜是郭举老爹,时为长乐少府。窦太后长期盘踞在长乐宫,郭璜事奉窦太后,集万千宠爱为一身。事实上,我已经说得很含蓄了,能够被寂寞孤独动物窦太后宠上,会是什么关系呢,大家心知肚明了。
这两拨人整天鬼鬼祟祟,极不正常,结果被人小鬼大的刘肇派人盯上了。一盯不打紧,竟然打探到一个惊天动地的消息——皇帝长大了,翅膀好像开始硬了,准备在雄鹰展翅高飞之前,把他弄了,重新换个小鸡小鸭上场。
为什么说丁鸿和刘肇一拍即合,就是因为他这当皇帝的燃眉之急时,丁鸿像一个救火队长,提着一大盆水冲上来待命了。
丁鸿在他的绝密信里,是这样告诉刘肇怎么做的:汉朝开国时,吕氏差点抢了刘家的皇权,到西汉末年,刘氏皇权还是被姓王的抢走了。为什么吕家没抢成功,王莽却成功了。原因只有一句话——敌强我就弱,我进敌就退。所以你这个当皇帝的,想屁股坐稳江山,就必须强悍起来。君强臣弱,臣就不敢欺负你,谁敢开口欺负你,你就打他满地找牙。
丁鸿一语挑醒梦中人,刘肇一下子悟过来了:刘氏皇权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了,要想生存,就必须勇敢地站起来,和窦家打一场你死我活的皇权保卫战了。
一想到这里,刘肇终于知道怎么做了。
刘肇认为,你窦宪那么嚣张,敢不把皇帝当领导,不就是倚仗你人多势众,嫌我嫩吗?不过你能拉人,我也可以拉人,你嫌我嫩,我还嫌你老呢。不到最后,谁敢说你是最强的,我就是弱的?
刘肇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要打破窦宪独尊天下的局面,必须邀请各大门派,联手围攻。是围攻,而不是围观。围攻是要大胆做事的,丁鸿算一个了,他是士大夫门派代表。接着,刘肇又请出一个重要的门派代表出场,谁也没想到,这个人正是被废弃多年的太子刘庆。
我们知道,刘庆是宋贵人所生,当年窦太后想把他拿下,宋贵人叫了一份莬丝的外卖,窦太后就说她居心不良搞诅咒,被迫自杀。事后,窦太后又在刘炟耳边吹枕边风,刘炟就出来发话说刘庆得了精神病,不宜当太子,将他废为清河王。
事实上,刘庆非但没有精神病,还正常得很。跟刘肇一样,他也是人小鬼大的家伙。母亲宋贵人自杀后,为了自保,他从来不提宋贵人三个字,老爹见这孩子也挺可怜,就令窦太后把他收养,享受刘肇一样的待遇。
刘肇被立为皇帝后,刘庆当然不能天天跟他呆一起了,不过俩人还是经常见面。据说俩人常常深夜密谈,切磋学术。到底切磋出什么学问来,没人知道,窦太后也没心理睬他们。可窦太后没想到,她亲自哺养的这两个小老虎,一天天的茁壮成长,他们要切磋的就是怎么样跟她翻脸摊牌。
不过,要对付宪太后这种灭绝师太类型的高手,以及窦宪等江湖邪教,必须要练就盖世神功才行。所以,刘肇把刘庆请来,主要是替他寻找一本盖世神功秘诀。你猜这秘诀叫什么,竟然是班固写的《汉书》。
那时,班固还没有写完汉书,但刘肇也没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本,他要找的是《汉书》里的外戚传。那外戚传里,就藏有刘肇要学习的所谓神功。
刘庆接到任务后,秘密从另外一个皇族兄弟那里接到了《汉书》外戚传篇目,然后就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送入了皇宫。就在那个激动人心的夜晚,刘肇秉烛夜读,练到了两式绝招。一招是刘恒的,一招是刘彻的。刘恒杀外戚薄昭,刘彻杀外戚窦婴,外戚传里把步骤都写得很清楚。
那一刻,刘肇身处黑夜,却仿佛黎明就在眼前。
黎明前的黑夜,永远都是最揪心的时刻。刘肇像一只蹲在黑暗里守猎的小老虎,然而这时,他突然想到,他差点忘了邀请一个在江湖上消失多年的高手门派。
这个江湖门派,就是后宫里的宦官。当年,宦官石显一剑在手,从后宫跃到前台,打遍天下无敌手,可谓风光一时。后来士大夫门派再度崛起,联合各路高手,把石显打下悬崖,从此宦官门派彻底淡出江湖,只能在后宫老老实实呆着,一动也不敢动。
可现在是非常时期,群殴窦宪,人人有责。于是,刘肇马上派人去把一宦官代表来开会。
刘肇请来的宦官大腕,名唤郑众。事实证明,刘肇没有请错人,这是一个绝顶高手,但也是最危险的高手。西汉石显只有一时之快,没有稳打稳扎,宦官门派才失去了立足之地。东汉宦官郑众,打一出场,就名震天下,宦官终于在江湖上站稳了脚跟。
从此,江湖将不再是那个江湖。请神容易,送神难,况且请来的还是一只从头到脚都沾着邪气的神。混乱的江湖,血腥的拼杀,就要拉开残酷的序幕了。
话说回来,同样都是高手,郑众跟石显不一样。当年,石显看谁不爽就搞谁,所以最后才死得那以难看。郑众城府极深,心机极大,喜怒不形于色,当窦宪在江湖上一呼众山小时,他却像一只乖巧的猫,安安静静地蹲在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