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异能古董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国历代古钱币价格表参考 [二]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左“广”80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右“广”8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太平蓝大王”1500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蓝”三云1800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上“梁”8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倒“梁”30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梓”8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鄂”8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反“京”40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京”3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昌”3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益”8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洛”3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襄”5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蓝”4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越”3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宣”8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潭”8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润”3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兴”3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兖”8元

    开元通宝隶书折十唐代1600元

    开元通宝隶书当十折三型唐铸无定价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唐铸1元

    乾封泉宝隶书小平唐代300元高宗乾封元年铸,以一当开元通宝钱十。钱体略大于开元钱,径2.5厘米,重3.3----3.5克,因铸期短,传世少,出土多在陕西境内。常见多为赝品。

    乾元重宝隶书小平唐代2元肃宗乾元元年始铸之虚值大钱,一当十与开元钱并行,后期减重大小不一,版别甚多,背有星、月、祥云,瑞雀等。当五钱径2.5厘米,重4克上下,当十钱径2.9----3厘米,重10克上下。

    乾元重宝隶书折二唐代10元

    乾元重宝隶书折二白铜母线8000元

    乾元重宝隶书折二背祥云400元

    乾元重宝隶书小平背瑞雀1100元

    乾元重宝隶书小平背“洪”1600元

    乾元重宝隶书小平背“二”1100元

    乾元重宝隶书折二背“十”10000元

    乾元重宝隶书折二背重轮50元

    乾元重宝隶书折十背重轮下月2000元

    乾元重宝隶书折十背重轮下月200元

    乾元重宝隶书小二背重轮20元

    乾元重宝隶书小平背重轮40元

    乾元重宝隶书折十背重轮八星1500元

    大历元宝隶书小平光背500元唐代宗大历四年于绛州铸造,钱文隶书,旋读光背,径约2.3厘米,重工业2.5克左右,因含锡,铜色昏浊,制作粗陋。大历钱铸期短暂,故传世甚少。

    大历元宝隶书小平背月650元

    建中通宝隶书小平大样1200元唐德宗建中元年复商州废炉所铸。钱文四字隶书,径2.1--2.3厘米,铜色暗红,钱体薄小,由于铸期短,传世,出土甚少。

    建中通宝隶书小平小样800元

    得壹元宝隶书折十光背300元乾元二年唐叛将史思明占魏州称“大圣燕王”建元“应天”溶佛寺铜器得壹元宝大钱。钱文隶书旋读,径3.65--3.9厘米,重18.8--23克,痛月纹多种,得壹为初始、纯正意,而非年号钱,行未久因恶得壹非国运长久之兆,遂改元更铸顺天元宝,故世有“顺天易得,得壹难求”

    得壹元宝隶书折十背月400元

    得壹元宝隶书折十背四月1300元

    得壹元宝隶书折十背四星一月2000元

    顺天元宝隶书折十背月120元唐叛将史思明公元760年占洛阳,自号大燕皇帝,建元顺天,铸顺天元宝,形制,色泽均同于得壹元宝,钱文隶书,径37.5厘米,重20.8克,钱背多有星,月纹,铸行壹年有余,故传世较得壹元宝多。.

    顺天元宝隶书折十背月星500元

    高昌吉利隶书小平大样光背2300元南北朝时高昌国曲氏王朝铸。其故都在今新疆吐鲁番东南20里处,北魏太和廿三年曲嘉为王,传世至唐贞观十四年为唐所灭。钱文隶书有北魏气韵,内外郭齐备,素背无文,径2.6--2.67厘米,重12.5克,此钱传世不多。幸阿斯塔那及陕西曾有微量出土。

    五代十国

    1:TENT_HEADER2:先秦-秦3:汉-隋4:唐5:五代十国6:北宋7:南宋8:金9:辽10:西夏11:元12:明13:清14:安南,日本,琉球,朝鲜等

    --

    五代十国时期社会的分裂和政权的频繁更替,使货币流通再度陷于紊乱。北方的梁、唐、晋、汉、诸朝,因铜资源缺乏,新钱铸量不多,但制作让究,并明令禁止铁、铅钱的流通。后周世宗时的佛寺铜材铸行“周元通宝”,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