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叫“丁香花开”的一盘菜,更是大受赞赏。
大内奇珍
乾隆皇帝风光无限,号称“古稀天子”、“十老人”。在他80大寿来临之时,世界各国使臣纷纷来京纳礼朝贡。为了显示皇朝的尊贵和富足,乾隆决意打造一套金编钟作为大寿庆典之用。这套皇宫御制的金编钟,瑞兽为纽,两条蟠龙做梁,波涛云海环绕金钟,彰显帝王之尊。一般编钟是以大小不一来定音的,而这套黄金编钟是靠薄厚不同来定音的。在乾隆皇帝的万寿大典上,这套金编钟就被放置在太和殿上使用。
故宫有后宫嫔妃使用的紫檀木嵌宝盒,将金、玉、美石、螺钿、玻璃等多种材料镶嵌于硬木器物上,这种工艺叫百宝嵌,清代的百宝嵌常将许多珍贵材料用于一件器物上,极尽奢华繁美之能事。
乾隆朝还有一种盆景,是用金、玉、宝石、玻璃等多种材料垒砌制作的,都有一个吉祥富贵的名字,比如福禄寿、鹤鹿同春,蓬莱仙境等等。
乾隆是个孝子,对母亲非常孝顺。乾隆四十二年(1777)他母亲去世,为了怀念他母亲,把母亲生前梳头留下来的头发供奉起来,要做一个金发塔。乾隆诏令内务府承造了一座形制精美的金发塔。要求金发塔第一要有它的重量和气魄,第二要和喇嘛教的金塔一样,塔中供佛,塔内存放盛发金匣。金发塔共用黄金三千多两。
光绪皇帝大婚时,婚礼上用的合卺玉杯,是明代陆子冈碾制的,杯把上雕刻的是凤,杯的正面有两条蛟龙盘绕。陆子冈是明代的碾玉妙手,名气极大。后来因为他为宫廷琢制一件玉器时,在玉器装饰的龙口刻有“子冈”款,以犯上罪被处死。
乾隆帝珍藏有一件玉器“桐荫仕女图”,乾隆说这件玉器可与春秋时的和氏璧相媲美,还写诗命人题刻在上面。“桐荫仕女图”原本是一块挖出了一个玉碗的弃料,经工匠巧妙运用,雕刻成一所江南的庭院:圆门内外有茂密的蕉叶和玲珑的假山,两扇半月形扉门半掩半开,门内外各立一白衣少女,透过门缝相互窥望。玉质非常细腻,是上好的玉种——白玉。
满汉席
乾隆一生好大喜功,到老更是自封“十老人”。他非常喜欢请客,经常以各种名义把各色人等聚在一起大吃大喝。酒筵期间,底下的人们极尽阿谀之词,使他的虚荣心得到很大满足。这些筵席最著名的莫过于“满汉席了”。
乾隆甲申年间,李斗所著《扬州书舫录》中记有一份满汉席食单,是关于满汉席的最早记载。满汉席分为六宴,均以清宫著名大宴命名,汇集满汉众多名馔,择取时鲜海错,搜寻山珍异兽。席计有冷荤热肴一百九十六品,点心茶食一百二十四品,计肴馔三百二十品。合用套粉彩万寿餐具,配以银器,富贵华丽,用餐环境古雅庄隆。席间专请名师奏古乐伴宴,沿典雅遗风,礼仪严谨庄重,承传统美德,侍膳奉敬仿效宫廷制度,令客人流连忘返。可以说是领略中华烹饪之博精、饮食文化之渊源,尽享万物之灵之至尊了。
王杰智告贪官
一天乾隆皇帝在午门散步,见午门至正阳门那段御道由于年久失修,不少处已磨损得坑坑洼洼,觉得有失皇家体面,非整修一下不可。于是他便令和珅承办此事,让他造出预算,限两月之内竣工。和珅得皇上宠信,贪婪成性,他奉旨之后非常高兴,觉得又得了个发财的良机。三天后早朝时,和珅奏报皇上:“皇上,这段御道确实有碍观瞻,必须部换新。由于所需石料要从数百里外的房山采办,石匠精雕细刻,故而工程浩大,即使从紧开支,至少也需白银一百万两。”乾隆皇帝二话没说,立即照准。
此后,御道旁立即搭起了不少工棚,并将御道两旁用草苫遮住,数百匠人丁丁当当地日夜干了起来。结果,不足一月,御道就提前竣工了。谁知过了没几天,此事的底细被王杰无意中发现了:原来和珅根本没有去房山采办石料,只是将原来的石块撬起来,令石匠在反面雕刻了一下,把下面的路基平整后,一铺上便跟新的一样。因此,工期缩短,成本又省,总共只花了一万两银子。
第二天上早朝时,王杰待大家进太和殿后,飞快地将身上的朝服脱下,反过来套上,然后悄悄跟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