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天翔点头道:“那就拜托李兄了,我回去等候你的消息。”
当年的任府遭遇叛军洗劫,早已变得面目非,不过在经过怡安堂众人修缮之后,已基本恢复了原来的模样。当任天翔带着众人回到这里,看到原来的“萧宅”两字,又重新换成了“任府”,而且依然是颜真卿的手笔,心中不禁感慨万千。想起自己并不是任重远的儿子,没有资格继承这处特殊的物业,他忙对身旁的小薇悄声道:“以后这里就是你的家,你才是这里的主人。”
小薇会错了意,脸上泛起幸福的红晕。任天翔也不点破,只想等见到她亲生母亲后,再告诉她身世,免得她为尚未相认的母亲担心。
得到消息的厉长老和洪邪等人,纷纷迎了出来,率众人齐声拜道:“义安堂、洪胜堂弟子,恭迎门主大驾。”
任天翔连忙还拜道:“一别经年,诸位兄弟还好?”
众人纷纷说好,任侠等人与们众兄弟分别多日,如今再见,自然亲切万分。众人呼朋唤友、称兄道弟,一番热闹自不必细表。在门外寒暄多时,才有弟子将众人领进大门,但见堂下已摆上酒宴,满满当当不知摆了多少桌。除了义安堂和洪胜堂的人,那些得到消息的老朋友,如当年长安七公子的人物,也都闻讯赶来相聚。任天翔自上次离开长安后,一直颠沛流离不得片刻安宁,已经很久没有像现在这样热闹过。他又像回到当年繁花似锦的长安,又回到那无忧无虑的纨绔时代,不由呼朋唤友,与众豪饮不停。问起当年那些朋友的情况,才知道家里开钱庄的老四费钱,和家里开绸缎庄的老五周福来,在叛军攻入长安之时,钱庄、绸缎庄均被叛军洗劫,二人在战乱中也不知所终;老大高名扬依旧在刑部供职,不过现在已经是刑部排名第一的捕头了;老二施东照作为御前侍卫,当年随太上皇去了巴蜀,没有经历战乱,不过也失去了晋升的机会,如今虽然还挂着御前侍卫的名头,却已经不再是宫里的红人;只有老三柳少正仕途顺利,年仅三旬就已经做到大理事卿,官至二品。众人忆起战乱前那年少轻狂的生活,均是不胜唏嘘,感慨万千。
酒未过三旬,突听门外马蹄声急,跟着就见有义安堂弟子急冲冲地进来禀报:“郭老令公大驾亲临,已到大门之外!”
任天翔闻言,连忙亲自迎了出去,刚出二门就见白发苍苍的郭子仪在几名随从的陪同下大步而入,虽然已年过七旬,依旧威风凛凛,令人不敢直视。任天翔远远拱手拜道:“晚辈何德何能,竟劳老令公亲自登门拜访?”
郭子仪呵呵笑道:“老夫虽然远离前线,却也听说了小兄弟你打入叛军,挑动史家父子内讧的事迹,老夫早就想好好敬你一杯,可惜你一直没回长安,今日老夫总算可以如愿。”
任天翔见与郭子仪同来的除了他的几名随从,还有两个三十出头的年轻将领,一个是当年与任天翔一起发动兵变、诛杀杨国忠的李晟,另一个则是当年哥舒翰的亲卫将领乌元陀,任天翔大喜过望,连忙与二将见礼。问起别后情形,才知李晟已是边关神策军主将,专司对西番作战;乌元陀当年率哥舒翰的亲兵追随任天翔,直到任天翔率义门众士参加百家论道大会,他才率兵投奔了李晟,在唐军收复长安的香积寺大捷中屡建奇功,加上当年发动兵变助李亨当上皇帝有功,因此升迁迅速,如今已是神策军中一员高级将领。二人同说任天翔回了长安,便相约前来拜会,没想到在大门外正好遇上了郭子仪一行。
郭子仪虽然已闲赋在家,但依然是位列三公的重臣,而李晟和乌元陀则是军中新贵,三人的到来自然是令众人兴奋不已,争相上前敬酒结交,将酒宴的气氛推向了高潮。任天翔似乎又回到了当年花天酒地的年少时代,不顾小薇的劝阻与众人豪饮。酒至半酣,不知是谁想起了战乱中死难的亲人,借着酒意嚎啕大哭,令任天翔也想起了遭遇不幸的妹妹,以及牺牲的义门墨士,他也忍不住泪如泉涌,悲不能禁,一场欢宴顿时变得凄凄惨惨。
一个义门弟子小声并报道:“公子,门外有位老人家求见。”
任天翔睁着半醉半醒的眼眸,不悦道:“我不早就说过,今日这里大门不闭,任何人登门拜访都是我的朋友,尽管进来喝酒,不必在通报。”
那弟子小声道:“那老人家要单独见公子,说是有很重要的事。”
任天翔打了个酒嗝儿,不耐烦地摆手道:“那你让他去偏听等候,待我喝痛快后,再去见他也不迟。”
小薇担心任天翔喝醉,借机催促他道:“你还是先去见见人家吧,说不定人家真有重要事情呢。要不我陪你去,免得你半道上摔倒。”
小薇说着搀起任天翔,穿过大堂来到偏听,就见偏厅中一个身着灰色布衣的老者在焦急等候,就到他进来,老者迎上前,哑着嗓子问:“公子还认得老奴么?”
任天翔眯着醉眼打量对方,但见老者头发尽白、颌下无须,脸上虽然沟壑纵横,却依然能看出他以前的富态模样,任天翔浑身一颤,酒一下子就醒了大半,惊讶道:“是高公公,你……你怎么会在这里?”
原来这已有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