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了饭,几人回到旅馆内,程哥让其他三人留下休息,他和秃头出来,坐了辆出租车,向毗山驶去。
湖州在杭州北部、太湖之边,素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文物之邦”的称号,文房四宝里头,湖州笔、徽州墨、宣州纸、端州砚之首的“湖笔”就产自这里。湖州山水清远、景色秀美,兼又物产丰富、气候宜人,元朝诗人戴表元曾有“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的诗句,是典型的江南秀美城市之一。这八里店镇属于湖州市郊,景色略为荒凉,此时已是晚上九点,从车窗向外看去,黄昏斜阳之中,道边只有一些两三层的私人小楼,再有就是稀稀拉拉的耕地了。
在车上,秃头说:“程哥,那个姓田的小子可靠吗,王喜为什么极力推荐让他入伙?就咱们四个干多好?非要弄来个外人,碍手碍脚的。”
程哥说:“这小子头脑周,精通古玩鉴定,人也还算机灵,对我们会有很大的帮助,遇有危险的地方可以让他打头阵,再有,如果这趟活没成,我们可以归罪于他,只要不让他单独行动,就不怕他坏我们的事。”
秃头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我已经嘱咐胖子和东子严密监视他,绝不让他单独行动,嘿嘿!”
过了一会儿,秃头问那出租车司机:“大姐,那毗山离这里有多远?风景怎么样啊?”
司机是位四十几岁的大姐,人长得白白静静,颇带几分江南女子的气质,人也很健谈:“你是问毗山介?可是好地方哉!风景可好格,山上有旷远亭、毗山漾,还有慈云寺。哦对喽,你们去毗山做啥事体介?”
秃头和程哥勉强听懂了她的苏州味普通话,程哥说:“哦,我们去山上的慈云寺逛逛。”
司机大姐一惊,说:“慈云寺?那里有啥好玩格的?可千万别去哉!”
程哥忙问:“为什么?”
大姐似乎很害怕:“那寺里失踪过好些个人,连尸首都没得找到,你们还是不要去哉!”
秃头被她的话吓得不轻,说:“真……真的啊?怎么死的?”
大姐一脸严肃地说:“不晓得咧!那庙里原来香火蛮好的,可有个老和尚很烦人,又丑又古怪,从来不让人进后殿去玩。后来听说有几个作啥子考察的人,糊里糊涂地在寺里就失踪了,公安也没查出啥子事体来,就没几人敢去了哉。”。
程哥和秃头对视一眼,大姐又心有余悸地说:“还好你们今天勿用去喽,慈云寺六点就关门了哉,进勿去了!”
程哥说:“没事的大姐,那我们就顺便去山上四处看看吧,反正也出来了。”
大姐不再劝阻,只管开自己的车,只是边开边自言自语:“哪里不好耍,偏要去慈云寺耍。”
没过一会儿,车就停下了。两人下车一看,顿时傻了眼,秃头说:“这山在哪呢?不是让那娘们儿给骗了吧?”
程哥四处看了看,四处都是荒草,旁边只有一个高不足百米的小山,山上依稀还有一些建筑。
这时旁边一骑自行车的农民经过,秃头忙上去问路,那农民指着那小山说:“那不就是毗山了?山顶上那寺叫慈云寺,错不了!”
农民走了,秃头说:“程哥,我还以为这毗山不定多大呢!搞了半天才这么高?我看比电线杆子高不了多少!”
程哥也说:“我也没想到,先看看地图再说。”
说完掏出一张纸,仔细看后说:“就是这,上头给的地图标注的地方,就是这座山。”
秃头和程哥看四下无人,就往山上走。
山脚下有个小亭子,宽大的石阶一直通上山。此时已是九点多钟,天色黑沉,山上一片寂静,只有夜猫子偶尔叫几声,倒也有点瘆人。两人没用五分钟就到了山顶,只见有一座寺庙,依稀可见山门匾额写着“慈云寺”三字,庙门紧闭。
秃头说:“程哥,大门进不去了。”
程哥说:“这寺庙阴森古怪,肯定有什么猫腻,绕到后面瞧瞧。”
两人绕到庙后,见后殿的门也是紧紧关着。
秃头有点心虚:“程哥,咱们深更半夜的围着和尚庙转,不……不大合适吧?”
程哥也说:“先回去,明天白天再来探个究竟。”
两人刚要走,忽听从寺庙里传来一声沉重的响声,似乎有人在搬大石头。秃头吓得一缩头,寺内又没声了。程哥蹲在墙根底下,示意秃头踩自己肩膀看看里面,秃头踩上程哥肩膀,双手扒着墙头往里一看,只见两个黑影抬着什么东西在院当中晃来晃去,过了一会儿又听“咕咚”一声响,然后两黑影独自离开,抬着的东西却没有了,随后院里再没动静。
秃头跳下来,把院里的情况告诉程哥,程哥想了想,说:“翻进去看看!”
秃头胆怯地说:“真进去啊?”
程哥骂道:“废话!”说完掏出一只粉笔,在后殿墙根下画了一个小小的箭头,然后秃头踩着程哥肩膀,扒墙头骑上去,再将程哥拉上来,两人跳到院内。
院内漆黑一片,前中后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