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中国人留学史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节 负笈东瀛
生出现,1905年湖南选派20多名女学生赴日学习速成师范,也有自费前往的,如秋瑾,她是变卖了首饰,冲破丈夫的阻碍只身搭上赴日轮船的。同年,奉天农工商务局总办熊希龄赴日考察,并同下田歌子签约,每年奉天派15名女生到实践女学校学习师范。为了使女留学生迅速适应生活,清廷驻日公使杨枢等人还积极向国内宣传女子留学须知,如行李不宜多带;衣服都须穿布并以青、蓝二色为主;装饰不宜用钗环钏镯之类;不要带女仆和婢;事前要放足;及早与本省同乡会或东京的中国留学生会馆联系等。这些工作对留日女子的增多起了较大的推动作用。到1907年,仅东京的中国女留学生就有100多人,而且她们还成立了“中国留日女学生会”。女留学生们大都学习刻苦、生活俭朴,常受到日本人士的称赞,认为她们“举止娴雅,志趣高尚,对日本人亦不畏惧,彬彬有礼,为日本妇女所不能及”。当时清廷驻日留学生监督也以“下田歌子学校中,女学生数十,于专门学科俱见成效,志趣高尚者,颇不乏人”而对她们大加赞赏。女子留学生虽比男子留学生少,但却非常活跃,她们办了《中国女报》、《神州女报》、《中国新女界杂志》等报刊鼓吹新思想。清廷受了她们发行杂志的影响,于1907年学部正式规定了女子师范学堂及女子小学堂章程,至此,女子教育在学制上总算有了一席之地。1910年后,清政府对女子赴日留学进行限制,规定女子自费留学必须由地方官呈请提学司衙门考验,申请者必须是受过本国教育、文明和顺、品行聪淑才准予东渡;至于官费生,只限考上东京高等女子师范、奈良女子师范、蚕业讲习所女子部三所学校的才准派,这样致使在日本的女留学生有所减少。辛亥革命后,留日女生数才又有所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