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成吉思汗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节 征服花剌子模
    

撒麻耳干之役

    撒麻耳干是花剌子模的新都,是花剌子模政治经济中心,幅员辽阔,土地肥沃,人口众多,而且地处重塞,军事地位极为重要。堂堂首都,摩诃末不敢掉以轻心,虽然撒麻耳干城的防御已经很牢固了,虽然撒麻耳干的守兵多得无以计数,摩诃末还是亲自率了11万主力据守,并且还弄来了几十头大象作为战场上的防护。

    重兵把守,牢固的防御设备,撒麻耳干城看上去固若金汤,坚不可摧,但摩诃末却忧心忡忡,老担心蒙古大军的势力不可阻挡,老担心城破人亡的命运马上就会降临到他头上。交战尚未开始,他的心理防线早被成吉思汗的声威攻破了。他日日叹息,消极的情绪影响着他身边的每一个人,令全城军民的抗战情绪一落千丈,蒙古大军还没到,撒麻耳干城内城外早笼罩着一种消极悲观的气氛,什么战斗力,什么坚守首都,都成了空话一句。

    成吉思汗的大军离撒麻耳干不远了,城中的摩诃末已经可以感觉到那地动山摇的气势,那不可阻挡的声威,他动摇了,他怯懦了,他后退了。他叹道:“敌军兵锋甚锐,我不能呆在这里。”遂率主力匆匆逃离此城,只留下了4万兵力守卫新都。

    然而成吉思汗并不知道撒麻耳干城的内情,在他心目中,撒麻耳干城依然是人们传说的那样:守军人数众多,数不胜数,城堡防守严密,坚不可摧。因而成吉思汗是把撒麻耳干城当作一个硬骨头来对待的。

    兵临撒麻耳干城下,成吉思汗并不急于攻城,他先绕着城池巡视,勘察地形,了解敌军的守备情况,此时,他才知道摩诃末已经弃城而逃了,摩诃末身为国君,敌军来犯,不仅不身先士卒,率众抵抗,反而散布消极情绪,弃城而逃,撒麻耳干城军民的情绪肯定会受到很大影响,战斗力也会大大减弱,如此一来,蒙古军队遇到的抵抗就会减弱好多。成吉思汗夺城的信心更足了。

    但是摩诃末却不能放过。成吉思汗一面抓紧攻城前的准备工作,一面派大将哲别、速不台速速率领精骑昼夜追击摩诃末。成吉思汗命令他们要穷追勿舍,沿途诸城,降者安抚之,抗者摧破之,就是追到天涯海角,也不能放过摩诃末。哲别、速不台受命追击摩诃末,不敢拖缓,日夜兼程地朝着摩诃末逃跑的方向追去。

    一切准备工作都安排妥当了,术赤押来俘虏数万,成吉思汗以这些花剌子模俘虏为先锋,蒙古军队督后,箭、炮齐下,20多万人轮班攻城。

    蒙古大军用火炮轰击城池各门,使花剌子模士兵困在城内出来不得,同时,成吉思汗命令一队人马趁守军对火炮防不胜防的时候,冲入撒麻耳干城的外城,守军大多都退到内城即城堡中去了,见外城失守,想冲出来抵抗,但都被火力抵挡回去了。成吉思汗先用火力稳住城堡的局势,然后不慌不忙地将外城残存的守军击溃。城堡中的守军冲不出火炮的重围,不能与蒙古军队正面交锋,他们想起了摩诃末在城时弄来的几十头大象,于是他们给大象披上铁甲,在大象的掩护下,他们冲出了城堡,指挥着大象向蒙古军队发起攻击。蒙古诸将什么东西没见过,这些庞然大物也能吓得了他们?他们沉着地指挥士兵朝大象的头部、脚部射击,士兵们在他们坦然自若的神情的影响下,也稳定了慌乱的情绪,充分发挥他们的射击水平,朝着那一群庞然大物连连发箭,众大象在箭雨中狂奔不已,企图冲回城堡,反而将花剌子模的士兵踩死了不少。

    初次与蒙古军队交锋,撒麻耳干的军民就尝尽了苦头。思虑再三,他们决定向成吉思汗的大军投降。

    次日,撒麻耳干西北门大开,降军迎蒙古军入城。成吉思汗入城后的第一道命令就是拆毁城墙和外垒,便于蒙古大军畅通无阻,然后下令将驻扎在撒麻耳干城的花剌子模官兵全部杀死,城中有手艺的居民被挑选出来,分配到蒙古各军中,其余的居民交出了巨额赎金以后,也保全了性命。

    花剌子模的新都既已被成吉思汗所得,征服花剌子模不过是迟几天早几天的事了,西征胜利在望,成吉思汗的心情轻松了许多,连日征战,将士们已经很疲惫了,成吉思汗命令就地休养,调整士气。

    

摩诃末之死

    哲别、速不台奉命追击摩诃末,不敢有丝毫的疏忽,摩诃末逃亡途中,不断散播失败投降之类的消极情绪,沿途的军民对这个国君十分失望,他们心想:连国君都不想保国了,我们还给谁保国卫家呢?死守死战又有什么用处呢?叛花投蒙的情绪笼罩着摩诃末逃跑的沿途各地区,有关摩诃末的行踪也不断传到蒙古追兵那里。

    摩诃末从撒麻耳干离开后,昼夜不息地逃跑,渡过阿姆河后,他召集部下开了一个会,悲观情绪已经由君主传到了每一个人,除了摩诃末的长子札阑丁,在诸将或主张求助于外来势力,或主张逃亡下去各种意见左右了摩诃末的思绪之后,他再三请求摩诃末,召集各路花剌子模兵力,集中反击蒙古势力,他相信凭着花剌子模的实力,是可以跟成吉思汗拼一拼的。

    但是摩诃末心里已经被逃跑情绪占领了,“逃命要紧,逃命要紧!”他心里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