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荡了一番。
大军出了咱儿讷黑城,穿过一条小道,就到了讷儿城。对于讷儿城,成吉思汗按照惯例,采取了先礼后兵的做法。成吉思汗的使臣到了讷儿城,双方多次交涉,达成了和平协议:讷儿城的军民将粮草献给成吉思汗,将城池交给成吉思汗的先锋掌管,成吉思汗则答应不伤讷儿城一草一木,讷儿城人倾其所有,投成吉思汗所好,终于保全了性命,城池也免受一场劫掠。
蒙古大军一路几乎没受到什么抵抗,成吉思汗的营帐离不花剌城越来越近了!
1220年春,成吉思汗兵临不花剌城。
不花剌分内外2城,外城很大,四周有12个门,2万守军把守。守将怯失力汗、哈迷的布尔是摩诃末的亲信,摩诃末对他们寄予了厚望。但蒙古大军一到,那凶猛的气势,那震天的呐喊,那一望无际的军营,密密麻麻的帐篷,早让怯失力汗、哈迷的布尔惊慌失措,摩诃末的厚望顷刻间就化作了泡影。
成吉思汗采取了三面围堵、网开一面的策略,将大军屯集于不花剌城下,仅留一个缺口以便引出守军。
一切准备就绪,攻城开始了!
不花剌城在蒙古将士昼夜不息的攻击中摇摇欲坠,怯失力汗、哈迷的布尔勉强支撑了几天,再也没信心抵抗下去了,乘着人马还没死光,他们打算弃城而逃。
怯失力汗、哈迷的布尔领着人马,在拂晓从成吉思汗留的缺口中冲了出去,蒙古将士还在睡梦中,猝不及防,连连后退。怯失力汗、哈迷的布尔只顾逃命,并不追击,极富作战经验的蒙古将士很快整好了军队,快速扑向逃军,仓惶之军,战斗力早已溃失,蒙古将士砍菜瓜般将他们尽歼于阿姆河畔。
花剌子模的这座重镇就这么轻易地落入了成吉思汗之手,摩诃末数年的苦心经营,遂化成了泡影。
次日凌晨,城门大开,不花剌人自愿请降,他们的回教教长率领他们列队出迎成吉思汗的大军。成吉思汗的铁骑气昂昂地开进了不花剌城。马蹄声连续不断地在不花剌城的大街小巷响起,摩诃末若是亲眼见了这幅景象,又将作如何感想?我想,那一定比铁蹄踏在他心上的感觉更甚。
成吉思汗驰马闯入大清真寺,这是伊斯兰教徒举行宗教仪式的地方,在伊斯兰教徒的眼里极端神圣。
但是在成吉思汗看来,除了所收藏的财宝以外,它同其他房舍没什么区别。他故意问城民:“这是什么地方?”城民恭顺地回答:“神明的可汗啊,这里是真主的庙宇。”成吉思汗听后特不以为然,他轻蔑地说:“什么真主的庙宇?我们的马儿没地方吃草了,就让这做我们的牧场吧!”大清真寺遂成了蒙古将士饮酒作乐的场所,当地的宗教首领对此也默然接受了,在他们看来,这是不可抗逆的天意,不花剌城被灭了是天意,神圣的清真寺遭到践踏也是天意,所以他们只能默默忍受。
外城肃清了,内堡却还有一股不花剌势力在顽抗。
成吉思汁驱使已经归降的不花剌人去攻打,内堡反抗激烈,蒙古士兵死伤不少,成吉思汗一怒之下,命人填平了内堡的外壕,架起大炮朝堡中轰击,堡中士兵拼命死守了10来天,死伤殆尽,内堡终于攻破。
成吉思汗命令不花剌城民尽献所有以赎死,否则就要血洗不花剌城。不花剌百姓不敢违抗蒙古大汗的旨意,大汗帐内的财宝越来越多。成吉思汗对此十分得意,但内堡一战,让他损失了不少兵力,城中百姓的性命可饶,但不花剌城他却不会放过,于是一声令下,不花剌外城内堡在蒙古铁骑的践踏破坏下,成了一片废墟。
与此同时,其他几路大军的攻城消息也不断地传到了成吉思汗那里:术赤率领的军队攻下了毡的州内、位于锡尔河畔的速格纳黑城,又连续占领了讹迹邗城、巴耳赤邗城和额失纳思城,进展十分顺利,马上就要到毡的城了。毡的城的首领听到蒙古大军在邻近地区的攻占情况后,早吓得逃到花剌子模的旧都玉龙杰赤去了。毡的城实际上已是蒙古囊中之物。这些消息使成吉思汗很是高兴,对爱子术赤的赞赏,又多了几分。
但是一想到术赤的身世,他心里又蒙上了阴影,只得暗自叹息,为此,他们四兄弟不和,尤以术赤和察合台的矛盾最为尖锐。术赤年长沉稳,但常常为自己的身世自卑,偏偏脾气急躁、性格偏激的察合台又老以术赤的身世问题作文章,挑起两人之间的矛盾;窝阔台宽容大度,拖雷智勇双全,脾气与成吉思汗颇为相似,很得成吉思汗喜爱,要不是碍于幼子守灶的传统,拖雷就是汗位继承人的最佳人选。但术赤和察合台之间的明争暗斗,却是一件很让成吉思汗恼火的事情,此次西征,把他俩分开,各委以重任,成吉思汗也是颇费了一番心思的。
此次西征出师前,成吉思汗就汗位继承人的问题召集四位王子问话,结果术赤跟察合台竟然动起了拳脚,焦点仍旧是术赤的身世问题。大臣们竭力劝阻,才将双方的怒火平息,成吉思汗为此气得脸色铁青,同时又很担忧,难道他辛辛苦苦创下的蒙古汗国将要在儿子们的争吵中分崩离析吗?难道他历尽了千难万苦,到头来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