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趣。
江南名园除苏州四大名园外,还有很多。如苏州环秀山庄以湖石山景闻名;网师园以水景布置小巧著称。无锡寄畅园的格局被乾隆搬到清漪园,就是现在颐和园中的谐趣园。上海的豫园、南京的瞻园等,也都是明清时的名园,现仍保存着部分原来的景观。
明清两代对于全国许多历史悠久的名胜曾下大力整修或再加扩建。以名山为例,中国有传统的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从秦汉以来,历代帝王就在这里举行祭告天地的大典。还有四大佛教名山: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九华山,分别以文殊、普贤、观音和地藏王菩萨的道场著称。至于其他名山古刹,更是不计其数。这些山上的宫殿祠庙,历唐宋金元明清各朝,不断增修,加上山势奇险,风光瑰丽,名胜古迹和自然奇观特别多。除了维护前代遗构以外,明清时各处主建筑都作过大规模的整修或彻底重建,乾隆帝在世时对此尤为重视。所以我们今天游览名山大川,所见到的古建筑大部分是明清遗存,乾隆的题字更是到处可见。
虎门炮台
清代从乾隆以后逐渐衰落,清政府日趋腐败。西方各国开始觊觎中国。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英国将鸦片大量偷贩到中国。清朝内部坚决主张禁烟的大臣林则徐于1839年抵广州,收缴鸦片两万多箱,计2376000多斤,从6月3日到25日在虎门滩上当众全部销毁。同时与关天培在东莞〔guan管〕县虎门要塞积极布防,设置炮台11座,大炮300多门。但腐败的清政府反将林则徐撤职查办。1841年1月7日,英国驻华商务监督查理·义律派兵突然袭击珠江口大角、沙角炮台,守将陈连升等英勇牺牲。主张投降的清朝大臣琦善私下向义律求降,答应割让香港、开放广州,赔偿烟款。道光帝又感到失地赔款,严重损害清朝声威,下令对英宣战。义律于2月25日率军舰18艘进攻虎门炮台,关天培身先士卒,率先死战,多次击退英军,但一直等不到救兵。坚持到晚上,终因寡不敌众,关天培与部众400余人全部壮烈牺牲。现虎门炮台上有“义勇之冢”,埋葬的就是当时抗击英军战死的部分士兵。虎门白草山西麓沙角炮台后方还有“节兵义坟”,埋着1月7日陈连升和大部分士兵的遗骸75具。
鸦片战争拉开了近代史的序幕。广东人民在反抗外国侵略、捍卫民族尊严的斗争中,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1841年虎门失守后,英军于5月占领广州城北炮台,大肆奸淫烧杀。广州北郊三元里村民在韦绍光的率领下,聚集在三元古庙前誓师,联络103乡村民,将英军诱入牛栏岗。埋伏的村民奋起用大刀长矛、锄头铁耙与英军作战,恰逢大雨,英军火药受潮、枪炮失灵,加上稻田泥泞难行,英军被打死200多名,乡民牺牲20多人。现牛栏岗有“义勇祠”,是1841年为纪念死难乡人所建,三元古庙已改为三元里抗英斗争纪念馆。
台南孔庙
台湾从原始社会开始,就和大陆有文化上的渊源关系。唐宋时大批沿海居民迁入台湾、澎湖。元代至元末年(公元1290年前后),元政府首次在台、澎地区建立行政机构,征收租赋,行使统治权。16世纪中叶以后,部分倭寇窜到台湾,侵掠福建、浙江。17世纪初,福建都司沈有容屡次率战船在台湾歼灭倭寇,并击退入侵澎湖的荷兰远征舰只。公元1661年,郑成功抗清失败后,出兵收复台湾,结束了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殖民统治,建立了长达22年的郑氏政权。台南孔子庙,是由郑成功的世子郑经和参军陈永华等人倡议,于1666年落成,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郑氏政权又将台湾第一座高等学府国子监设在这里,所以又有“全台首学”之称。台南孔庙布局严整精巧,风格典雅庄重,建筑艺术堪称全台古典建筑的代表。庙内保存的礼器和乐器之多,在台湾孔庙内首屈一指。此外,台湾全省纪念郑成功的祠庙不下五六十处,其中台南市东区开山路的一座年代最早,祭礼最为隆盛。各地还有不少与郑成功生平事迹有关的名胜,均有纪念的祀庙或塑像,它们标志着郑成功收复台湾的不朽功绩,以及台湾人民对他的永久怀念。
台湾人民从明清以来,曾多次击退外国殖民者的侵略,明清官员中也出现了不少有民族气节的人物。明代福建参将沈有容就是最早主动领兵出击保卫台湾的一个将军。现台湾澎湖岛马公镇上的澎湖天后宫,内壁上嵌着一座“沈有容谕退红毛番韦麻郎等”的古碑。碑文内记载的就是他于1604年率领50艘战舰驱逐侵占澎湖的荷兰舰队司令韦麻郎一事。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国侵略军的舰队驶入基隆港,台湾兵备道姚莹和台湾镇总兵达洪阿同心协力,调集兵丁10000多名,募集义勇47000多人,将居民都动员起来,设下埋伏,打击英舰,两次大捷中俘获英军200多名。现台湾高雄鼓山镇中山公园内的“同志赴义碑”,就是姚莹在动员台湾民众同心抗敌的时候所立的。
狮球岭和八卦山
位于基隆市南端,是抗法战争的古战场。188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