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中国的名胜古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章 两宋山水景观的开发
院风荷,全长2.8公里。堤上有六座桥,名为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沿堤遍植桃柳,春天早晨漫步堤上,看西湖在晨雾中苏醒,春风习习,新柳如烟,所以称“苏堤春晓”,为西湖十景之首。此外,苏轼还组织民工用湖泥堆成一座环形堤埂状的小岛,在岛外立三座石塔,作为深水处的标志,禁止在塔所划定的范围内植菱种芡〔qian 欠〕,以防湖泥淤积。原塔已毁,现在的三座石塔是明代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补立的,塔形如瓶,每个高两米多,塔身里边是空的,周围有五个圆孔。三塔鼎立,每当皓月当空时,塔内点燃蜡烛,洞口蒙上薄纸,灯光从中透出,就像一个个小月亮,与湖中月亮的倒影相辉映。旧传湖里有三个深潭,所以这处景物名叫“三潭印月”。

    

眉山三苏祠

    苏东坡和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父子三人,都是大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中就有他们父子三大家,合称“三苏”。现四川眉山县城内西南角有三苏祠,原来是三苏的故宅。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当地人为纪念他们,改宅为祠,供三苏塑像。清康熙年间重建,有大殿、启贤堂、抱月亭、碑亭、云屿楼、披风楼、木假山堂等建筑,多为木结构平房。木假山堂取意于苏洵所写的《木假山记》,文章说苏家有三座木假山,“魁岸踞肆,意气端重”,“庄栗刻削,凛乎不可犯”,这也正是三苏父子精神气质的写照。现祠内已重新整修,林木葱茏,亭台掩映,恢复了园林祠堂的旧观。

    苏东坡一生正直,多次被贬。每到一地,便吟诗作文,留下不少遗迹。他晚年被贬到惠州(今广东惠阳县)和琼州(今海南省儋县),仍然保持着达观的人生态度,努力为当地人民做好事。他在惠州时,曾捐资协助僧人希固在惠州西湖筑堤修桥,把湖中的孤山、狮山和陆地相连,这条堤也被称为苏堤。“苏堤玩月”成为惠州西湖的八景之一。湖畔白鹤峰上原有东坡故居,后建立东坡亭。他在琼州时,当地人曾用桄〔guang光〕榔为他筑成一座茅屋式的简陋住处。现遗址仍在儋县城东中和镇。在海口和琼山县之间,还有明代修建的苏公祠和东坡书院。因苏轼贬到海南时,看到这里久旱成灾,便带人挖了一口井,泉水涌出时,水面上有粟米浮起,取名为“浮粟泉”。现祠内奇花异木,幽雅清净,苏轼开凿的浮粟泉尚存。

    

岳坟

    南宋初期抗金名将岳飞的坟墓,在西湖边栖霞岭下。岳飞(公元1103—1142年),出身于河南汤阴县的一个贫苦农家。北宋末年投军。南宋小朝廷建立后,他集合部众抗金,屡建奇功,打得敌人闻风丧胆。后来他与中原的义军配合,一度打到汴京附近,却被腐败的朝廷一天12道金牌召回。因受到宋高宗和通敌的奸相秦桧的忌恨,岳飞最后被秦桧及其党羽以“莫须有”的罪名下到牢里毒死,遇害时年仅39岁。狱卒隗〔kui奎〕顺偷偷地把他的尸体背到北山埋葬。宋孝宗即位后,积极主张抗战,追复岳飞的官爵,依官礼把他的遗骨改葬到栖霞岭下。墓园名“精忠园”。墓阙下跪着四个铁铸的人像,反绑双手,面墓而跪,这就是陷害岳飞的秦桧、秦妻王氏、张俊、万俟卨〔mo qi xie莫奇谢〕四人。据说明朝正德年间先有秦、王、万三人的像,铜铸,被愤恨的游人打碎,后增张俊像,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以后改为铁铸,千百年来遭人唾骂。

    南宋偏安江南,对于杭州西湖和桂林山水的开发,作出过较大的贡献。杭州从隋唐以来已经成为江南的经济重心之一。五代时,吴越王钱镠〔liu 留〕在此定都,建立王宫,增修佛寺塔庙,疏浚西湖和各处河道,在钱塘江入海处修筑大堤,围起许多圩田,使杭州更加富庶。“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说法就是从这时传开的。现在杭州著名的灵隐寺石塔、保俶〔chu 处〕塔等都是吴越国的遗物。

    

六和塔

    钱塘江边的月轮山上耸立着一座八角形高塔,这就是六和塔。北宋开宝三年(公元970年),吴越王钱俶为镇住钱塘江潮而建。塔身九层,高50多丈,塔上装灯,引导江面夜航的船只。北宋末毁于兵火,南宋绍兴二十三年(公元1153年)重建。现塔刹是明代遗物,外部木构廊檐是光绪二十五年重建。其余保持原样。现高59.89米,八面七级,外观木檐13层。每级中心都有小房间,外有廊道。各级之间有螺旋形阶梯相连,各层须弥座上,有各种人物、花鸟、鱼虫等图案。建筑形式与宋李诫所著《营造法式》所载完全一样,是我国建筑史上珍贵的实证,也是建筑艺术的杰作。

    

灵隐寺和飞来峰

    西湖西北灵隐山麓,有一座飞来峰。东晋咸和初(约公元326年),印度高僧慧理登上此山,说这是天竺灵鹫山的小岭,不知何年飞来?因而命名为飞来峰或灵鹫峰。峰下有不少天然岩洞,前有冷泉。慧理便在此建寺,取名灵隐。随着寺院的发展,又在飞来峰造了不少佛像。灵隐寺在五代吴越国时曾盛极一时。共有9楼18阁72殿,房屋1200多间,僧众3000人。后来在元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