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平之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章
木箱,由唐人运到崇福寺来了,两口箱子都很沉。

    那天晚上,荣睿、普照、业行二人,在崇福寺僧寮一间屋子里共进晚餐。谈话中,谈到了玄朗,业行却知道玄朗的消息,虽然只是一点片断。

    去年春天业行到长安去,遇见了玄朗,他已娶了一位唐女,有了孩子。遇见的地方是长安市上的街头,两人在街边站下来谈了几句话。不知他住在哪里,怎样生活,只是身上还穿着僧服,可见还未脱离僧籍。业行所知道的仅仅这点,如果换了别人,当然会从玄朗那里问得多些,但这可不能希望业行。

    当晚业行喝了一点酒,脸红了,因还得走一里半地,便回梵寺去了。普照送他到大门口,只见他弓着衰弱的腰背,样子象个残废人。

    六月初,准备完毕,荣睿和鉴真商量,定二十七日上船,为防泄露风声,决定在当天大家分散,各自分别去新河上船。

    此月中旬,江南一带刮了大风,过了二十日,连日都是好天。上船那天,鉴真等到傍晚,带同祥彦、思托,出了崇福寺。荣睿、普照提前出寺,在南门外与鉴真会合,五人沿城墙到扬子江口的运河,走到三叉河,躲在河边的芦苇中,等到天黑,约过了一刻光景,照预定时间,到达相距不远的上船地,那时船上已乘上六十多人。

    上次天宝二年开船是月明之夜,这回却是黑夜。船比上次小一些,比之天平五年入唐的遣唐船,连一半也不到,只有简单的舱顶,连屋形的舱房也没有。上船的人纷纷坐在舱板上。

    从新河开船,到瓜州镇,进扬子江,东下到狼山。起了大风,船在三座岛屿间来回盘旋。

    过了一夜,风息了,出了江口,到越州属的小岛三塔山,歇在岛边等候顺风,等了一个月才转好风,到署风山,又停了一个月,不觉已是十月。

    十六日早晨,鉴真说:

    “昨晚做了一梦,梦见三位官儿,一位穿绯衣,两位穿绿衣,三人在岸上向我们送行。大概是中国的神来向我们告别的,看来这次一定能平安渡海了。”

    此时祥彦、普照二人已经醒来,听到了鉴真的话。

    不久,又起风了。自从进了此月,一直遇到逆风,可是现在吹的却是正南风。样彦、普照认为这风一定是和尚梦见的中国神送来的。

    船老大决定起帆了。早上,船起了锚,离开停留一个月的署风山海岸,向顶岸山开去。午前,在东南海上望见小岛的影子,大家以为这一定是顶岸山,可是到了中午,岛影不见了。那时大家都感觉是出了海了。到傍晚,又起了大风,一会儿,浪头高起来。海水象墨一样,黑得可怕。到了晚上,风更大了,波浪簸弄着船,好象从山顶落入谷底,又从谷底抛上山顶,一共搭着七十多人的这条海船,已不过是一块木片了。

    全船的人不约而同地念起《观音经》来,在念经人的耳朵中,混杂着风浪的声音,断断续续地听见船老大的吆喝:

    “看这样子,船会沉灭的,把所有船货都扔到海里去,快,快扔!”

    老大吆喝了还不算,还立刻跑到桅杆底下,动手去提装在那里的船货。几个水手跑过来帮他。

    普照坐在业行付托的经箱边,下决心不让扔下海去。经箱上放着很大的栈香笼,老大准备先扔最重的东西,把普照推开,去搬动木箱,知道木箱搬不动,便提起了上面的栈香笼。

    船摇晃得厉害,几个水手跌倒了,老大抱起栈香笼,倒在普照的身上,忽听一声咆哮,连忙站起了身子,一条右腿插进普照和另一乘客的中间,普照紧紧抱住老大的大腿,身上冲来了瀑布一样的海水。就在这一刹那间,在风狂雨骤的漆黑的天空中,忽然发出这样的声音:

    “不许扔!”

    老大吃了一惊,把抱在手上的栈香笼放下了。

    “不许扔!”

    又发出一声吆喝,老大好象被谁搡了一拳,跌跄着仰天倒下。

    “不许扔!”听到这吆喝的,不仅老大一个。后来大家谈到,思托和荣睿都说听到了吆喝,祥彦虽没听清,但确实听到有人吆喝。普照因为太紧张了,记不清听到了什么。

    直到半夜,风浪仍未减弱。这一夜又发生了一件怪事,当大伙正跟大风和冲进船内的海浪苦斗的时候,突然听见船老大大声叫唤,叫声夹杂在风浪声中,断断续续地传进大家的耳里。

    “这会儿好了。大伙,瞧呀,一位披盔甲,执金杖的大神正站在船头桅杆下。”

    大家向船头桅杆下望去,那里只有一片黑暗,什么也没瞧见。可是听了船老大的叫唤,终于稍稍减轻了大家的恐怖。

    第二天,风浪小了一点,船还是在浪间摇晃,很快地顺着潮流,毫无目标地向前漂去。照水手说,这是漂到和日本相反的方向去了。现在,谁也不关心去不去日本,只消能够平安找到陆地,去哪里也可以。

    第三天。船漂流到蛇群游泳的海里,最大的蛇有一丈多长,小的也有五尺,满海都是游来游去的蛇。普照记起在禅林寺遇到戒融时,听他说见过蛇海,想不到他也到过这样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