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中日文化交流史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七章 李大钊与吉野作造——五四时期的中日文化交流
    1919年中国五四运动兴起之际,也正是日本大正民主运动高涨之时。在这个时期,中日两国思想文化互相交流影响,两国民主进步势力相互支持声援,两国青年学生也曾互相访问畅谈。中国五四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北京大学教授李大钊和日本大正民主运动的理论指导者、东京大学教授吉野作造,是五四时期中日文化交流的主要倡导者。

    李大钊(公元1889—1927年),字守常,河北乐亭人。自幼勤奋好学,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当时该校聘请了吉野作造、今井嘉幸等10余位日本教师任教。尽管吉野作造在该校教课只有一年多时间,然而李大钊一直十分珍惜这段师生情谊。据吉野在东京大学教过的学生伊藤武雄回忆:1921年秋,当他到北京大学图书馆拜访李大钊时,李大钊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吉野先生身体健康吗?我是先生在天津教过的学生。”在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学习期间,李大钊曾在自己主编的《言治》月刊上撰文介绍明末遗民朱舜水在日本的事迹,赞扬朱舜水的爱国精神和对中日文化交流的贡献。

    1913年冬天,李大钊得到友人的帮助,东渡日本留学,次年进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科学习。通过课堂听课和广泛阅读各种社会科学书籍报刊,尤其是受到吉野作造、幸德秋水、安部矶雄、河上肇等人的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对他成为激进民主主义者以及后来向共产主义者转变有很大影响。李大钊在日本留学期间,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反帝爱国斗争,1915年留日学生集会反对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和袁世凯的独裁卖国,会上成立留日学生总会,并推举李大钊起草通电《警告全国父老书》。1916年5月,他毅然弃学归国,投身国内革命斗争。1918年1月,李大钊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后兼任政治学系、史学系教授。

    吉野作造(公元1878—1933年),日本宫城县人。1904年毕业于东京大学,1907—1909年应聘在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任教,广泛接触了中国的社会和文化。1910至1913年又赴欧美留学,回国后任东京大学教授,宣扬民本主义思想,并成为以反对军阀专制、拥护宪政为中心的大正民主运动的重要理论指导者。

    1918年12月,李大钊与陈独秀在北京创办了五四时期最有影响的进步刊物之一《每周评论》。同月,吉野作造在东京发起成立了大正民主运动的重要进步团体黎明会。《每周评论》一创刊,李大钊就寄给了日本的吉野作造和黎明会,并刊登了吉野从东京寄来的希望互相“遥为声援”的信。《每周评论》第7号上刊登了《日本政治思想的新潮流》一文,详细介绍了吉野作造与浪人会辩论,并组织黎明会的经过。第9号上刊载李大钊撰写的宣传和声援黎明会的文章《祝黎明会》。12号上又发表了他的《新旧思潮之激战》一文,肯定黎明会是日本新思潮的代表。黎明会的刊物《解放》于1919年5月创刊,吉野立即寄给李大钊,10天以后,《每周评论》23号上就全文译载了《解放》创刊号宣言。黎明会的讲演集出版后,吉野也很快寄赠李大钊。对于黎明会内部的错误倾向,特别是某些人对侵略主义的妥协附和,李大钊也在《忠告黎明会》一文中提出了诚恳尖锐的批评。

    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日本帝国主义政府和大多数日本报刊舆论对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大肆诬蔑咒骂。而吉野作造等日本进步人士,却敢于挺身而出,坚持正义,公开表示同情和支持中国人民的五四反帝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消息传到日本之后,吉野作造立即给北京大学某君写了一封声援的信,这位某君大概就是李大钊。信中写道:侵略主义的日本不但为贵国青年所反对,也是我们所反对的。“侵略的日本,行将瓦解,未来和平人道的日本,必可与贵国青年提携”。这封信曾被中国全国学生联合会在致日本黎明会的信中所引用,并赞扬吉野的信使“我国人士实不胜其感佩之情”,也是中国人民心坎中要讲的话。

    五四运动期间,吉野作造还在日本《中央公论》、《新人》、《解放》、《东方时论》等刊物上发表一系列政论文章,表达了他对中国五四运动的热情声援和卓越见识。如在《中央公论》1919年6月号上刊登的《勿要谩骂北京学生团的行动》,有力地驳斥了日本某些报刊对北京学生运动的种种责难。在《新人》6月号上发表的《关于北京大学学生风潮事件》一文中还把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联系起来,欢呼“这是中国民众举国向开明目标前进的开端”。还明确指出支持中国卖国贼的日本军阀官僚是中日两国人民共同的敌人。在《中央公论》7月号和《东方时论》7月号的文章中,吉野严厉批判了日本政府的军国主义侵华政策,阐述日中两国人民只有在反对两国官僚军阀的斗争中才能实现真正亲善的思想。吉野作造的许多观点是和李大钊的思想一致的。在互相声援中也更加深了他们之间的真挚友谊。

    在五四运动期间,为了促进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互相理解和思想交流,吉野作造和李大钊一起倡导和组织了以北京大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