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你开玩笑。”淳平以不耐烦的语声说。
“那不是你来决定的么?毕竟你是小说家嘛!而我不是小说家,只是听者。”
淳平蹙起眉头。由于全速开动脑筋,太阳穴深处隐隐作痛。或者喝酒过量也未可知。“思绪清理不出来。我这个人,不面对桌子实际动手写成文章,情节就动不了。再等一等可以么?这么说的时间里,觉得好像可以写下去了。”
“可以可以。”说着,贵理惠伸手拿过白葡萄酒杯,喝了一口。“等着就是。不过这个看来非常有趣。肾脏石怎么样了呢——作为我很想知道结果。”她翻过身,把形状姣好的乳房贴在他的侧腹。“跟你说,淳平君,这世界上大凡一切都是有意志的。”她透露秘密似的低声说道。
淳平困意上来了,没办法应答。她出口的话语在夜间空气中失去了作为句子的形状,混杂在葡萄酒轻微的芳香中,悄然抵达他意识的深处。
“例如,风有意志。我们平时在生活中注意不到这点,但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注意。风带着一种意图包拢你、摇晃你。风知晓你心里的一切。不仅风,什么都这样,石块也是其一。它们对我们一清二楚,彻头彻尾。某个时候来了,我们有所感知,我们只能与之和平共处。我们接受它,并且活下去、走向纵深处。”
此后五六天时间,淳平几乎闭门不出,伏案续写肾脏石的故事。如贵理惠所料,肾脏石继续静静摇晃着那位女医生。一点点花时间,而又坚定不移地摇晃着。傍晚和情人在都市宾馆不知名的一室匆忙交合时,她把手悄悄放在对方后背,用手指摸索其肾脏的形状。她知道自己的肾脏石潜伏在那里。那肾脏是深埋于她情人体内的告密者。肾脏在她手指下缓缓蠕动,向她传递肾脏的信息。她同肾脏对话、交流,手心能够感觉出它的滑润。
女医生逐渐习惯了夜夜改变位置的黑漆漆的肾脏石的存在,将它作为自然之物接受下来。即使石块在夜间移往什么地方,她也不再惊诧。每次到医院上班,她都在办公室的某处找到那石块,拾起来放回桌上,这成了自然而然的日常性习惯。她在办公室的时间里,石块一动不动,老老实实停在同一位置,犹如在向阳处熟睡的猫。她锁门离去后,它马上醒来,并开始移动。
她一有时间就伸出手去轻轻抚摸它光滑的黑色表面。一来二去,她渐渐无法把目光从石块上移开了,就像被施了催眠术一样。她逐渐失去了对其他东西的兴趣。书读不下去,健身房也不再去了。虽然给病人看病时能勉强维持注意力,但此外的思考则开始变懒,敷衍了事,和同事的交谈也无法提起兴致。衣着开始马虎,食欲明显减退,甚至情人的拥抱现在也让她厌烦。周围一个人也没有的时候,她向那石块低语倾诉,侧耳倾听石块倾诉的不是话语的话语,犹如孤独之人向猫狗诉说什么。呈肾脏形状的黑色石块现在控制了她生活的大部分。
那石块大概不是来自外部的物体——在推进故事情节的时间里,淳平明白了这一点。关键在于她自身内部存在的什么,是她心中的什么激活了呈肾脏形状的黑色石块。它还希望她采取某种具体行动,为此不断发送信号,以夜夜移位这一形式。
淳平一面写小说一面考虑贵理惠。感觉是她(或者她身上的什么)在把故事推向前进。为什么呢?因为他本来没有写这种超现实故事的打算。淳平脑袋里事先粗线条地构筑的是更为静谧的、心理小说性质的故事框架。在那里,石块并不是随便移来移去的。
女医生的心恐怕要从有妻室的外科医生情人身上离开——淳平预想——或者开始怨恨他也有可能。她大概下意识地希求那样。
如此整体轮廓出现之后,往下编写故事就比较容易了。淳平一边用低音量反复听着马勒的歌曲,一边对着电脑,以就他来说相当快的速度把小说结尾部分写完。她决心同外科医生情人分手,告诉对方自己再也不能见他了。他问没有商量余地了么,她斩钉截铁地说完全没有。休息日她乘上东京湾的渡轮,从甲板上把肾脏石扔到海里。石块朝着又深又暗的海底、朝地球核心笔直地下沉。她决意重新开始新的人生。扔掉石块,她觉得自己身体轻快了许多。
然而,第二天早晨到医院上班时,那石块正在桌上等她。它稳稳地待在原来位置,黑漆漆,沉甸甸,以肾脏的形状。
写罢小说,立即给贵理惠打去电话。想必她很想看脱稿的作品,因为在某种意义上那是她让写的作品。电话没有接通,里面传出录音带的声音:“您拨打的电话无法接通,请确认一遍重打。”淳平重打了好几次,但结果一样。电话无法接通。他想,也许她的手机号码出了什么问题。
淳平尽可能不出家门,等待贵理惠联系,然而没有联系。如此一个月过去。一个月变成两个月,两个月变成三个月。季节变成冬天,不久新年来临。他写的短篇小说刊发在一家文学杂志的二月号上。报纸广告上的杂志目录印出淳平的名字和小说篇名——“天天移动的肾形石”。贵理惠看见广告,买下杂志阅读作品,为述说感想而跟自己联系——他期待这一可能性,但结果却是惟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