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寒的毯子和围巾了。由于地面冻得很硬,空投的物资一半以上落地时损坏,还有一部分落到了中国军队的火力控制范围内,因此尽管空投的物资总重量已达到300多吨,史密斯师长还是认为不够。对陆战一师的另一项重要补充是人员。500多名在仁川登陆时负伤现已伤愈的陆战队官兵也被空投到下碣隅里,以作为陆战一师撤退时主要的突击力量。
美军陆战一师于下碣隅里开始的大撤退中,有一个问题成为了历史性的问题,那就是,依据美军空军的力量,使用空运的方式将下碣隅里1万多名美军运送出去,不是不可能的。当时,美军空军为此专门派出负责指挥这一地区军事行动的丹纳少将到下妈隅里和史密斯师长会面,明确建议使用空军的C-47飞机撤退出陆战一师的全部人员。然而,陆战队为什么放弃安全的空中撤退,而选择了九死一生的地面突围,史密斯师长的解释是:如果进行空运,就必须逐次收缩下碣隅里的环形阵地,以一批批地抽出兵力运走,那么,空运中一旦中国军队进行大规模的进攻(这种可能性极大),不但空运会立即陷入极大的混乱,而且处在空运状态中的美军很难立即组织起有效的抵抗,部队会遭受极大的伤亡,甚至可能出现不可控制的局面,而这种局面一旦出现,陆战一师将彻底覆灭。再者,空运必须抽出兵力守卫机场,而等最后一架飞机起飞后才算完成任务的这支守卫机场的部队必定要被中国军队全部歼灭。还有,在黄草岭等待大部队撤退路过时一起突围的一个章没有单独突围的可能性,他们也将孤零零地成为中国军队的一顿美餐。鉴于所有这些因素,地面突围尽管危机四伏,但从保存ib.更多生命的角度看,反而比空运给予的机会多。
史密斯是一位师长,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一师全师官兵的师长。
12月5日下午,离史密斯定下的撤退的时间还有半天,应记者们的强烈要求,史密斯召开了一次记者招待会。美国记者。
英国记者、法国记者纷纷从咸兴飞来,他们已经把陆战队糟糕的情况向全世界进行了报道。残酷的撤退行动在即,史密斯没有心思和记者们进行文字周旋,但当记者提到陆战队现在是“后退”还是“退却”的时候,曾经在陆战队从柳潭里向南撤退时发出奇怪的“向南进攻”的命令的史密斯师长顿时亢奋了起来:退却,是被敌人所迫使,是向友军保持的后方地域转移。但是,这次作战,后方也被敌人占领着,因此,这不是退却,是进攻!
第二天,西方各大报纸的大标题醒目而骇人:说退却毫无道理,是对其他方向实施进攻!
12月5日晚,下碣隅里美军炮兵阵地上所有的155毫米火炮一齐发射,巨大的轰鸣声震荡着沉寂了两天的山谷。重炮的发射目标是陆战一师即将向南撤退的公路两侧中国军队的阻击阵地和一切美军怀疑有这种可能的地区,由于怕破坏公路,炮兵使用了一种在距离地面一定高度便爆炸的炮弹引信,发射还连带着要把多余的炮弹统统打光的目的,因此美军火力密集的轰击一直延续到6日的清晨。
5日夜,美军准备出发。士兵被告知在这样一个夜晚中国军队肯定会向下妈隅里进行空前规模的进攻,因此出现在他们身边的每一个细小的声音都会引起莫名的恐慌。突然,爆炸声大作,一个巨大的火球落在下碣隅里美军士兵的帐篷上,在可怕的伤亡和骤然的混乱停止之后,才发现在夜空中向下碣隅里俯冲轰炸的是美空军的B-26双引擎轰炸机,投下的是美国制造的航空炸弹、130毫米火箭弹和12.7毫米的机枪手弹。史密斯气急败坏地大叫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在下碣隅里上空值班的海军始飞机上哪里去了?美国飞行员后来的解释是:我们在无线电中受领到“攻击下碣隅里”的命令——那么,是美军空军在无线电信号中发布了错误命令?还是中国人用缴获的美军电台发出了“错误”命令?
12月6日清晨,美军自下碣隅里向南大规模撤退的行动开始了。
首先,美军自己引爆了炸药,他们要把下碣隅里彻底毁灭,特别是军事设施和可以御寒的一切房屋,同时还要彻底销毁一切携带不走的物资,包括剩余的衣服、食品和弹药。推土机把堆积如山的罐头食品压碎,泼上汽油点燃。带不走的物资中还包括随军小卖部的一些商品,商品中有裹着漂亮纸的太妃奶糖,在销毁这些奶糖的时候,军官一下想到奶糖的味道比配发给士兵的C类干粮要好,不如让土兵们吃了。于是,那一天,从下碣隅里走出的成千上万的美军士兵人人嘴里都大嚼着太妃奶糖。
当最后一批美军离开下碣隅里的时候,冲入下碣隅里的中国士兵冒着美军发射来的炮弹,在大火中寻找可以补充自己继续作战的物资。
离开下碣隅里的美军是一支庞大的、豪华的、诸兵种联合行动的队伍:先头部队在坦克的带领下沿着公路两侧攻击前进,后面是步兵与车辆混合而成的长长的纵队,然后是后卫部队。炮兵与先头部队之前已经出发,为的是抢先占领发射阵地。在整个队伍的上空,100多架处于同一高度的飞机严密地掩护着地面的撤退。这是朝鲜战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