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前沿,又看见铁丝网,还看贝南朝鲜士兵正在月光下挖工事。趁着一片云彩遮住月亮,几个中国士兵在三师侦察科长周文礼的带领下,把铁丝网顶走来,队伍一个跟一个地弯着腰钻过去,一连钻过了三道铁丝网323人在南朝鲜士兵的眼皮底下顺利地进入了一片树林,张魁印在树林里清点了一下人数,一个不少。
下一步就是过江。江桥已经被敌人炸毁,先遣队知道,北朝鲜人民军在从平壤撤退时,在江上修了一条藏在水面下的“水中桥”。在寻找这个桥的时候,先遣队顺着公路走,像是在自己的地盘上行军一样,对面开来满载南朝鲜土兵的汽车,居然就这样面对面地擦肩而过,中国人与朝鲜人外观上没有什么差别,黑暗中军装看上去都差不多,过去之后,连紧握着开了盖的手榴弹。
紧张得出了一身汗的中国士兵们都觉得奇怪,南朝鲜的兵怎么这么好糊弄。
先遣队进入了一个叫古城江的小镇,那座水中桥就在这个地方。小镇已经有南朝鲜军队防守,一个南朝鲜士兵正在街上睡眼惺松地撒尿,看见迎面走来的队伍,转身就往屋里跑。中国士兵跟着他进了屋子,开枪把正在睡觉的敌人解决了。从俘虏嘴里知道,水中桥已经被南朝鲜军队发现,并且已有部队在防守。先遣队的一个排迅速往渡回跑,江边的一个小屋子里有几个南朝鲜士兵正在玩着什么,像是在赌博。周文礼让朝鲜联络员故意用朝鲜语大声说:“把鞋脱了,准备过江!”由于声音大而镇静,几个南朝鲜士兵竟然以为是自己人的玩笑,头也没抬继续玩着。到了江边,周文礼紧张起来,因为如果找不准水面下的桥就下水,南朝鲜士兵肯定会看出破绽来。他向江面上看了一会儿,看见江面上有一条通向对岸的细碎的浪花。周文礼伸脚走下去,果然这就是水下桥。本来认为是很艰难的渡江,就这样儿戏般地过来了。
南朝鲜军队的前沿警戒和对大同江渡口的防守,形同虚设。
先遣队又走了几里路,看见了一个小村庄,因为不想和敌人纠缠,就从村庄进上过,可是在必须通过的小路上,发现一个南朝鲜士兵抱着枪在路中间游动,看来是个游动哨兵。先遣队好像没看见这个哨兵一样,只管呼呼啦啦地走,抱枪的南朝鲜士兵被挤到一边呆呆地看,中国士兵嫌他碍事,干脆用肩膀把他碰到沟里,他爬上沟的另一边,还是这样呆看。这时,突然响起了枪声,原来先遣队的一个班进入村庄想抓一个向导,被敌人发觉了。
双方打起来,先遣队想冲过去,结果被敌人的机枪压制在公路上。先遣队暴露了。张魁印立即决定不能这样打下去,命令队伍摆脱敌人,离开公路上山。没等南朝鲜的士兵们弄清楚是怎么回事,先遣队的几百人已经消失在黑暗浓郁的大山之中了。
这是座古木参天的大山,从凌晨2时一直爬到早上8时,先遣队爬到了山顶。夜里过江时棉裤和鞋都湿了,现在已经冻成了冰。
土兵们边吃干粮边在太阳下晒裤子。电台和军里联系上了,并报告了这一夜的情况和水下桥的位置。
先遣队的士兵们在晒裤子的时候被温暖的阳光晒得睡意十足,个个迷迷糊糊地打着吃。
这里距离先遣队的目标武陵里还有70公里。山下的公路上南朝鲜军队的汽车来来往往。白天走大路肯定不行。下午14时,先遣队再次出发,走山间的小路。山间荆棘乱生,朽木倒伏,先遣队一边开路一边前进,走到天黑的时候北面传来炮声;回头一看,炮火映红了德川上空:第二次战役打响了。一先遣队的中国士兵知道,只要一打响,南朝鲜士兵就会一窝蜂似地往后跑,不快点赶路就绪不住他们啦。
11月25日黄昏,第三十八军的三个师开始了攻击行动。
攻击开始时,一一二师的官兵感到最为疲劳。他们在第一次战役后担任诱敌深人的任务,师的主力轮番抗击北进的联合国军,打一位退一步,一直把联合国军引人彭德怀设定的地域25日下午,刚刚停住脚步的一一二师又接到立即前进攻击的命令,这就是说,从这些天边打边撤的路线再打回去。全师必须连夜再次翻越那座叫做兄弟峰的大山,向德川的西部实施迂回包围。由于前进的命令来得仓促,连队的干部们只有一边行军一边做战斗动员。
“爬山是为了包围敌人,只要爬过去就是胜利!”一一二师提出这样的口号。
师长杨大易给部队下达的命令则是:遇到敌人用少数人顶住,大部队坚决地插下去,谁恋战谁负责!
德川的西面是南朝鲜第七师与美军第二十五师和土耳其旅的接合部,这里敌人的番号很乱,加上正面进攻已经开始,敌人的组织便更加混乱。一一二师在公路上正急行军,突然发现前面一串汽车灯光,副师长李忠信判断已被敌人发现,于是下命令打。短暂的战斗结束后,发现缴获的汽车上竟全是活鸡,不知道在这个时候,南朝鲜军队向前沿运送这么多活鸡干什么。肚子里没有油水的中国士兵们立即想到煮鸡的味道,主张吃上一顿再说,可是杨大易师长坚决不同意,要求部队不顾一切地前进。
中国士兵们把俘虏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