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半生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颜色
    朝鲜战争爆发后,驻小仓的美国兵频繁调动。因为有禁止外出的命令,所以在街上看不到军人。

    自从这里成了占领军的营地后,城南很快增添了拉客的妓院,妓院周围云集着出租三轮车。美国兵的调动一定是乘夜间的火车,不让市民们看到,只是作为一些传闻,什么昨天夜里大部队好象换防了,什么后续部队到来啦,等等。这些传闻,大多是从在营地里做工的日本劳工嘴里传出来的。

    黑原的美军补给厂,原封不动使用过去陆军补给厂的建筑,大小有二万坪左右。周围拉上了美国式的铁丝网,探照灯从高台上照射着四个角落和中央。

    我家就在黑原兵营的旁边,前边也写过了,那里是兵器厂的职工住宅,与补给厂紧挨着。有浴池,也有菜店、干菜店、鱼店等等。

    我去《朝日新闻》社上班,走的是另一条路,所以很少到营地旁边去?,但有时也路过。补给厂的里面有一条道相通,一直连到公路上。隔着铁丝网所见到的景象,与美军刚进驻时没有任何改变。暗绿色的吉普车和卡车群,可口可乐的空瓶堆成的小山。里面,有身穿军装徘徊着的美军……那时,我没怎么见到黑人士兵。

    到了昭和二十五年(即1950年)六月,美军在朝鲜的境况转为不利。报纸上报道说,美军放弃了大田机场,向前线投入了两个师团的步兵部队。由于北朝鲜的挺进,美军后退到大田、釜山一线。

    我觉得,其实是美军太弱,北朝鲜的军队并不很强大。一到报社,就在那里互相争夺校样看。编辑系统的动向很不稳定。

    美军的师长戴因少将去向不明的消息,在报纸上发表也是在那个时候。戴因家在户大田的安川,过去是煤炭暴发户的宅邸。

    记者福留,毕业于青山学院,英语很好,负责占领军方面的报道。有一次,他到楼下来说,戴因恐怕是当了俘虏被杀了吧等等。

    我过去工作过的小印刷所店主的哥哥,在印刷所倒闭以后,换了很多职业,到那时当上了三轮车夫。干这一行好象攒了不少钱,后来可能是看到拉客能挣钱,便修缮了房屋,又弄来三个年轻的女孩子。他过去在大分县的农村做过细木工,心灵手巧的。

    他的妻子到小仓后,大约过了三年就病死了。后来,他娶了一个招揽顾客出身的女人为继室。这正好适合他的新生意。也就是说,老婆经营拉客的妓院,丈夫在外拉车,带来男人。

    我有时到他那里去玩,他的妻子被穿得花里花哨的女孩子们叫作“妈妈”。她在过去的职业中,也被人叫“妈妈”,这是美国的流派。她这样被人称呼好象很满足,士兵们与女人们熟识之后,差不多总是那些人来。但是,战争开始后,“顾客”就频繁地更换起来。美军的调动非常之快。

    开始的时候,士兵们说去打仗就是为了钱,回来休假时,兴高采烈的,但美军战局失利后,只要一提起朝鲜,他们就耸起肩头,露出忧郁的神情。这些士兵再没有第二次露过面。在妓院这个小小的世界中,也可以实际感受到美军在朝鲜的败绩。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黑人士兵在兵营中增多了。有时看到一连串的大型卡车,载着士兵们开走了,身穿作战服的士兵全部是黑人士兵。

    由美军引起的与市民发生摩擦的事故也增加了。

    这些,报纸上是决不会刊登的,在城郊的兵营旁,曾经发生过黑人士兵杀死一家日本人的事件。拂晓时,那个黑人士兵醉熏熏地回到营房附近,对在外面搧着炭炉?的妇女调情。那是夏天,主妇只穿了一件衬裙。听到喊声,那女人的丈夫和该子们从家里跑出来,那个黑人士兵昏了头,竟用佩戴的大折刀杀了那女人,杀了她丈夫,还杀了两个男孩。只有一个孩子,不知是哥哥还是弟弟逃了出来,才得以幸存。

    类似的事情都是在口头流传,市民们半信半疑。因此,也不那么特别警惕美国兵。这些事情朝鲜战争以前从没有听到过。黑人士兵是上前线的主要兵力。如果一支部队从城郊的营地出发了,不知来自何方的补充部队就会到来。他们呆上几天后,又匆匆忙忙出发,接着又来了替换部队。那时,美军的前线已被压到朝鲜最南边,替换部队的命运大多是被派到那里。黑人士兵们完全明白自己已被逼到死地,差不多已经自暴自弃了。

    在这种情况下,不知什么时候会发生什么事情,而美军的司令官、宪兵队长、小仓市长、警察署长却都摆出一副无忧无虑的样子。至少小仓的市民们是这样看的。

    比这种稳稳当当的状态更甚一步的,是六月十二日开始的祗园会。

    祗园会是小仓的拿手好戏。一临近这个节日,街上到处响着鼓声。装着大鼓的人拉彩车行进,是小仓祗园的纪念活动,还曾有个名字叫大鼓节。为了敲这个大鼓,街上的青年人自告奋勇地站出来出风头。少年们在节日到来的五天之前,就半是练习似地敲起放在街上的大鼓。每年小仓的市民都这样认为,大鼓一响,祗园会就来到啦!

    黑原离市中心很远,所以只能在远处遥听那些鼓声。

    六月十一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