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半生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铁丝和竹子
铁丝,可都是黑乎乎的旧货,与小田拿出来的镀锌的闪亮闪亮的铁丝,根本无法相比。

    “总之,就是旧铁丝,也希望一定让给我。”我刚一提出,芝山便说,不预先付款就不给。我记不得金额了,总之是从两卷可怜的本钱中付了款。我立即把这些送到佐贺,告诉他们虽比不上过去的铁丝,总还可以用。没有别的铁丝进来。他们也只得用那些来将就。

    芝山又来找我说,这回又来好货了,不来看看吗?我和他一起去乘电车,他在路上自豪地说:

    “军队的东西,是旧的,又粘乎乎的,沾满了油,所以卷起来特别费劲。我叫女人们来卷,效率不高。于是,由我认识的一个从东京高等工业学校毕业的男人发明了卷取机。现在,正在把铁丝捆放上去进行作业,如纳入轨道,不管有多少铁丝都可以更新出来。”

    到了黑崎他的“工厂”一看,我吃了一惊,木制的“机器”象瞭望楼似的,架得快到房顶了。

    芝山向我介绍那位设计这座“瞭望楼”的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出身的“总工程师”,这是一个脸色发青、三十上下的纤弱的人。他不怎么爱说话,左右查看着刚刚组装起来的“瞭望楼”。这座“瞭望楼”就是卷铁丝的机器。

    “这东西真了不起呀!如果启动起来,原料从广岛能搞到很多很多,便可以大批生产啦!这家伙是东京高等工业学校毕业的,脑子可好使呢!和我们根本没法比。”

    芝山说到这儿时,信赖地望着爬上木制机器的男人。我望着象是由他设计,甚至连木工活都是让他做了的“瞭望楼”,越看越觉得有点靠不住。这个“机器”一点也投有使用铁器,只在有些地方拧进一些铁螺钉。

    “动力怎么办?”

    我望着看不到螺钉和马达的“机器”问。“用的是人工呀,让两个男人转动把柄就行了。”

    芝山自信地答道。

    可是过了一个礼拜以后去看,那饥器还是停着未动。

    “这是怎么回事?”

    “情况还是不好呀?好象什么地方设计错了。现在总工程师正在加紧改进那一点呢!”

    芝山有些无精打彩地说。

    就算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出身的工程师能改进成功,而我所发愁的是尽快让他拿出铁丝来。

    如果按照约定时间,三天之前铁丝就应该到我手里了。

    “没有办法,现在叫女人们用手工先解着呢。”芝山招认说。

    他说,“好歹先给你一卷吧!”

    钱已经预先支付了。我马上让他们尽快把那卷铁丝送到佐贺去,然后回去了。

    后来,我从京阪经广岛直奔佐贺,扎扫帚的人们向我发泄了一大堆不满。

    “送来这样的破铁丝,一点也不顶用,根本不能使呀!”

    “怎么了?”

    “也不怎么。只是用那铁丝刚要勒上扫帚,马上就零零散敝地断开,一点韧劲也没有。都是火灾中烧过的东西,你看看这!”

    他们拿出那些铁丝,在眼前用手指折弯曲,还正弯着呢,铁丝就象铅笔芯似的一节节地断开了。

    我这才恍然大悟,芝山说这些铁丝出自广岛军需工厂,那肯定是被原子弹爆炸搞坏的。而且,是为了遮掩烧了的地方,才在铁丝捆上涂上黑油的吧!扎扫帚的人们说是让火烧过的,实际上是受过原子弹幅射,所以溃烂朽坏了。

    从佐贺同来的路上,我立即来到芝山的工场,那架木制的机器在破屋子的工场里还在炫耀着雄姿,但却静止不动,只有芝山一个人,“总工程师”、“工人”连影子也没见。

    “啊,非常对不起。”芝山挠着头说。

    “完全上当受骗了。就象你说的,这些东西遭过原子弹爆炸。而且那个‘总工程’师说用机器解铁丝,再加上化学处理就可以恢复原状,我便信以为真。单单制造这架不顶用的机器,就让木工改过好几次,光这就花了不少钱呀!真是遇到了骗子手!”

    他失望地说道。

    ——下面谈谈竹子。

    北九州竹子不多。要说竹子的产地,是大分县、熊本、鹿儿岛县。

    在大分县,有个丰后高田市,从宇佐车站支线分开的终点,就是竹子的集散地。

    到那里去,从小仓乘火车要用三个小时。丰后高田市位于国东关岛向外突出的北面的底部,也是个渔港。走到街上一看,我大吃一惊,街上所到之处都有堆放着竹子的批发店。这些竹子从国东关岛的中部砍伐下来,在高田集巾起来。主要用于雨伞的把柄,也可以用做灯笼的骨架。从战国起,此地就主要向岐阜地方供货。做伞把粗细的竹子正好适用于扫帚把,为此我很高兴。

    我之所以频繁去高田,是为了把竹子运到佐贺。除此之外,还产生了一种愉悦,就是丰后高田市附近有很多我想去的地方。从高田向南大约走二十公里,有一个叫蕗的大堂,是平安时代留下来的建筑——富贵寺。那附近有摩崖佛群。高田街道的尽头还有平安时代的遗迹,例如阴刻的佛像画像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