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毛姆读书随笔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麦酒屋阴谋
特伯雷教区长的蒂乐生以及伯内特。他们是老相识了,在庭审的时候蒂乐生还曾为其出庭做证。这两位牧师试图说服罗素发表一份“造反违法”的声明来取悦国王,或许他能因此得到宽恕。伯内特认为罗素已经完全被自己说服,于是便让蒂乐生去找哈利法克斯勋爵,先让他熟悉一下这份声明,然后再进献给国王。哈利法克斯按照蒂乐生的说法一一照做,最后他向蒂乐生道贺说,这次是所有努力中最奏效的一次,国王似乎已经被这声明打动了。蒂乐生第二天去拜访罗素,告诉他这个问题已经在讨论之中,兴许有转机出现,并明言为此感到十分高兴。但是令他大吃一惊的是,罗素却告诉他事实并不是这样的。“罗素依旧坚持认为国王是应该受法律限制的,臣民们会在国王想要脱离这些限制的时候发起自我保护,使君权再次受到限制。”蒂乐生为此难受至极,即便在罗素临刑的前一天,他仍在试图让罗素的想法有所改变。但是想到罗素可能会和他的家人在一起,不一定有两个人独处的机会,于是他决定写一封信交给他,让他必须读一下,然后认真考虑考虑。信的内容大概是这样的:

    勋爵大人:

    今天早晨看见您领取圣餐的样子非常虔诚而从容,这让在下惊喜万分。但是,没有充分的理由不管再怎么心境平和也是没有用的。这就像脱口而出的话一样,由于没有足够的时间斟酌,说出的话往往都是一些没用的话,这也是我选择写信给您的原因。对于大人您的处境,在下深感同情,但是在下是本着人与人之间最博大的善意给您阐述一下几种反抗权威的观点。一旦我们的宗教信仰和权利遭到了干涉——如同您所面临的这场官司——那一定是大人您曾经信奉的那个宗教发生了改变,对此我深感抱歉,但是神学家伯内特做出这样的理解是非常让人信服的。

    第一点,不得反抗权威是基督教信仰中确实明确提出的。

    第二点,您也曾说过我们现在的信仰和早期基督教的信仰有一定出入,我们现在的宗教信仰是由法律确定的,然而这个确定我们宗教信仰的法律条文也明确指出:“以任何借口进行武装反抗的行为都属于违法的行为。”其中,统领民兵的权力只有国王一个人拥有也是一条法律的明文规定。这就使得过往的臣民像是被缚了双手一样,或许在《圣经》的基本准则和自然法则中都有着对自由的大加倡导,但是我却并不认同,因为人类社会以及政府的和平不可能通过这些准则得到牢靠的保障。

    第三点,与新教教派所宣布的观点相比,大人您的观点是截然相反的。而在您的观点中,虽然有些观点在道理上站得住脚,但是大部分都是相互矛盾的,所以才会受到新教教众的普遍抨击。大人您不妨思考一下,您的这些观点与新教信仰中的荒谬观点是多么相像啊!但同时又与新教的基本教条完全相悖。

    我写这封信的目的就是想让大人您明白自己已经处在危险的边缘,而且这一切都是因为您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导致的;想让您对过去的无知有一个重新的认识,好静思己过、专心悔改;一旦您能真正做到正视己过、改过自新,那您一定会得到上帝的宽恕,而且还能让新教避免丑闻带来的麻烦。

    我并不是想在大人您最艰难的时候再让您徒增困扰,我非常怜悯您遭遇厄运的情况;我更不想让您在离开人世的时候仍旧带着虚假的平静以及错误的思想,只有让您惊醒才能让您获得永久的幸福。

    勋爵大人,我为您诚心祈祷,希望您相信我的同情和诚意,它们都是这世上最真挚的感情。

    您最忠诚的奴仆,最遭受苦难折磨的仆人

    约翰·蒂乐生

    从这封信中,我们可以看出写信人的真挚和善良,但是在这诚恳的话语中所饱含的残忍无情又是多么让人心悸。

    临刑前一天,蒂乐生在监狱看守的带领下见到了罗素勋爵,那时勋爵正和夫人单独在一起。蒂乐生把信递给了他。罗素接过信,回到屋中读完,然后出来把信还给了他。“罗素说他已经把信读完,自己也想被蒂乐生信中的观点说服,可惜没成功;现在他已经不想谈论政治这些让人烦心的事了;但是,既然自己犯了错,他也甘愿聆听蒂乐生的教诲,只希望上帝能原谅他吧!”在离开的时候,蒂乐生把罗素还给他的信转交给了哈利法克斯勋爵,这也就证明了他在这件事情上的立场。

    下面我引用一下伯内特的文字向大家讲述一下罗素在生命中的最后几个小时是怎么度过的。“临刑前,他从蒂乐生手中接过圣餐,满怀虔诚;我对他念诵了两小段很短的经文,他听得非常动情;然后我们相互看着,不能言语,一直到黄昏降临。虽然他始终是一副很平静的样子,但是也开始因为几个朋友的背弃而失望、伤心,同时也为年幼的孩子们感到心痛和难过。罗素是一位慈祥的父亲,但是与夫人话别的时候却是相顾无言,一副视若等闲的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