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更加充实。依照这个标准,一定要推荐《卡拉马佐夫兄弟》这本书,甚至在我所推荐的书里,最符合这个标准的就是它。艾米莉·勃朗特写了《呼啸山庄》,梅尔维尔写了《白鲸》,差不多只有这两本小说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很相像,而陀思妥耶夫斯基最得意的作品就是《卡拉马佐夫兄弟》。我在上文说过,书中处处都是大海剧烈的风暴和森林里疯狂燃烧的大火,所以读这本小说的时候,不要觉得它在写生活中的那些小人物。那些人物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黑暗的本性。他们不是平常的人。他们非常敏感的灵魂燃烧得热情而又剧烈,非比寻常的折磨也无法摧毁他们。这些人令人同情,他们的极端在各个方面表现出来,遭受着上帝的折磨。他们很疯狂,就像精神病院里的疯子。但是,令人诧异的是,这种极端里面藏着一些重要的东西,你感觉到的不只是他们表现自己时的痛苦,与此同时,他们在把隐藏在人类灵魂中的罪恶揭示出来。
篇幅长且结构零散是《卡拉马佐夫兄弟》的特点,但是抛去某几个章节,整本书都会深深吸引着你。书中有一些场景很吓人,同时也有一些画面很优美。这本书将人性的善和恶描绘得入木三分,带着深深的悲悯,带着超强的力量,讲述着那些加注在人类灵魂身上的悲惨遭遇,还没有哪本小说能够做到这些。陀思妥耶夫斯基有一个痛苦的灵魂,否则他无法深深同情那些处在痛苦中的人。他说:“我们不要忧虑身有罪恶的人,不要做他们的裁判,而要学会爱他们。”这本书不会让你失望的,它会给你带来快乐,在肮脏的罪恶中,美丽的善良熠熠夺目。
我在上面这些文章中,多次建议你在读到某些地方时要学着略读,只是我觉得可能没必要提醒你这个。略读是一个实用的技巧,我猜想只有学究才不略读,把蒙田散文里大量的拉丁文格言(在那个时期这很流行)细细地读一遍。如果有哪个读者逐字阅读《卡拉马佐夫兄弟》的最后几章内容,那他真算得上是一个勤奋的人。在审判的时候,陀思妥耶夫斯基有一些很长的劝诫言论,这些话对我来说,只需要草草看一遍就已经很好了。我们的品味随时代的变迁而有所改变,所以就算是名著,也可能有一些冗长、枯燥的内容。18世纪的文章流行论述道德,19世纪的作家喜好长篇去描写景色,现在我们已经不喜欢这些了。作家们在小说走向现实主义的时候,喜欢上了描写,而他们描写的目的也只是为了描写,他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后才明白,真正抓住读者心的只有相关的细节描述。
知道略读重要性的人,才能明白怎样享受阅读,同时又获得不小的收获。我自己也不懂得怎样去略读,所以传授不了你略读的技巧。有些文字让我很厌烦,但是我还得一页页地读着,而不敢去略读,因为怕错过了那些对我来说有用的文字。但是只要我开始略读了,就会一直略读下去,我知道自己没有细细地读这些书,所以等看完了整本书就会怅然若失。每到这个时候,我都会觉得还不如不读它们。
让我们再回过头来说说法国文学吧。抛开诗歌不论,在其他方面,法国文学都是最丰富、最出色的。总的来说,法国人对诗歌很冷淡,在散文方面却有着卓越的成绩,他们的散文有着很高的层次。法国人在散文创作上有着各种技巧并且达到了很深的造诣,这使得我国作家长期以来都在向他们学习,确切地说,我国的作家所受到的影响是长远的。这不足为怪。富有、文明的法国占有的优势非常显著,它地处欧洲的中心,人口稠密、集中,这种种因素使得一个非凡的文学流派得以形成。除了这些方面,法国人骨子里喜欢讲道理,他们喜欢清晰的条理,懂得一定程度的节制。这种品质不利于诗人的产生,却有利于散文家,并且容易培养出天才来。法语这门语言很准确,逻辑性很强,这促使法国的作家把他们的思想表达得很清晰,很优雅。尽管半个世纪以来英语都在学习法语,却还是没受太大影响,依然缺乏秩序,显得多余、麻烦。篇幅所限,我在这里只能从丰富的法国文学中挑选出几本来稍微聊一下。
我首先想聊聊《克莱芙王妃》,这是拉菲特夫人写的一本非常短的书。它出版于1678年,被文学史学家称为心理小说的先驱。这本书除了很有意思之外,还有一点更有必要说一下,就是它讲述的故事不仅特殊,而且很现代化。故事发生在亨利二世的王宫里,女主角有着很高的地位,她品德高尚,尊敬但却不爱她的丈夫。她在一次宫廷舞会上邂逅了盖兹瓦特公爵,并一见钟情。她拿定主意,不损害自己的名誉。为更好地抗拒诱惑,她向丈夫坦白了自己的感情,希望得到丈夫的帮助。丈夫算得上是一位绅士,脾气很好,他相信妻子不会背叛自己,但是终究抵不过脆弱的本性,嫉妒折磨着他,把他变成了一个多疑、暴躁易怒的人。这样自然地讲述在过度紧张下一个灵魂逐渐走向堕落的过程,还没有哪本小说能够做到。这个故事令人感动,故事中的人物希望他们的所作所为出于自身的责任感,但来自外界的不可控因素却打破了他们的希望。它向我们传达了这样一个道理:超出他人能力的事情,不要勉强他去做。当今时代,大家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