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中国古代书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节 书院教育起于唐末五代
唐张玉所建。

    匡山书院,在江西泰和县。南唐邑人罗韬所建。明宗曾敕书赐额,称其“寻因养病,遂尔还乡,后学云从,馆起匡山之下。民风日益,俗成东鲁之区”。

    梧桐书院,在江西奉新境内,南唐罗靖、罗简兄弟聚徒讲学之所。

    华林书院,在江西奉新境内。是一所胡氏家族的家塾式书院,据称:“聚书万卷,大设厨廪,以延四方游学之士。”

    

    创办于宋初的江西华林书院横匾

    王日藻在《嵩阳书院碑记》中称:“夫五代日寻干戈,中原云扰,圣人之道绵绵延延,几乎不绝如线矣。而书院独繁于斯时,岂非景运将开,斯文之未坠,已始基之欤!”既说明了唐末五代书院教育产生和发展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条件,同时也说明了书院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对继承、传播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所起的独特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