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以卜辞中所见的商朝祖先、商王的名称、世系与汉代司马迁所编著的我国第一部大型通史《史记》的有关记载相对照,大多可以符合,证明了《史记》的记载基本上是可信的。同时,又可使用卜辞的记载,对《史记》一类史籍记载不准确甚而错误的地方加以纠正,这样就使我们对于中国古代的历史有更加全面而准确的了解。
从卜辞中还发现了大量有关古代天文、气象及农业、畜牧业等科学技术的材料,例如武丁卜辞中就有好几次关于月食的记载:“六日(甲)午夕,月
![]()
(有)食”、“月
![]()
食,闻,八月。”“闻”就是“昏”,指月全食而天地昏黑。这些科技材料,对于各个相关学科的探讨与研究,自然也是意义重大。它们的价值,不但属于中华文明,而且属于整个人类文明。
也有的甲骨文不是用来记录占卜情况的,例如有一种刻辞刻写的是把10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12个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配组成的60个干支名称的“干支表”(图10)。这种干支表是当时的人们用来查检、推算干支纪日的日期的谱表,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日历。
此外,在殷墟之外的一些地方如河南省郑州市、洛阳市,山西省洪洞县,山东省济南市,陕西省长安县、扶风县、岐山县以及北京市昌平县等地的古代文化遗址中,后来也都陆续发现有甲骨文。
![]()
图10 甲骨文干支表
其中,在陕西岐山、扶风发现的甲骨文,叫做周原甲骨文。周原是这一带地区的古地名,也是周王朝的发祥地。
周原甲骨文,目前主要发现的是卜甲,共有300片左右。时代大致是从商代后期至西周前期。这些带字卜甲,都是残甲,面积都只有现在通用的一分或二分硬币那么大。上面所刻的字体极为纤细,需用五倍以上的放大镜才能辨识,可谓世界微雕艺术史上的一个奇迹。
![]()
图11 周原甲骨文摹本
图11是我们选取的周原甲骨文中字数较多的一条卜辞的摹本,释文为:
癸巳,彝文武帝
乙宗。贞:王其(刀阝)〔zhao招〕祭
成唐。鼎(贞):禦,
(报字去扌)〔fu扶〕二母,其彝
血(羊土)〔mu亩〕三豚三,
囟〔si斯〕又正。
全辞大意是:癸巳日,在文武帝乙的宗庙里举行彝祭。问:王隆重地祭祀成汤。举行御祭,用两个(报字去扌)国的女性人牲,彝祭的牲血用三头公羊、三头小猪,可以贞问吧。
周原甲骨文的发现,是甲骨学史上的一项重大成就,扩大了我们对甲骨文的研究范围。无论是对西周历史的研究,还是对汉字历史的探讨,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从1发现甲骨文到现在,经过初步统计,大约出土了10万多片甲骨。在这些甲骨片中见到的全部单字的总数,约为4600—4700个,其中所能确切辨认的,目前还不到1800字。
甲骨文是迄今为止在中国所发现的自成体系的一种最古老的文字。它和埃及的圣书文字、中美洲的玛雅文字、苏美尔的楔形文字差不多同时,但是后面几种文字都早已消亡了,和这些国家或地区现在使用的文字没有渊源关系; 只有甲骨文与现代仍在使用的汉字关系密切,可以说它是现代汉字的老祖宗。
甲骨文有不少字是容易辨认的。这些首先是表现自然界各种事物形状的字,叫象形字,例如:
![]()
月字,像月牙儿的形状。
![]()
雨字,像天上下雨的样子。
![]()
龟字,像乌龟的形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