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易中天中华史21·铁血蒙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一、头号玩家
//./book/plate.pic/plate_342036_2.jpg" />

    据《剑桥中国明代史》。

    于是乎,谁都不能阻止皇帝穿上军装了。

    何况这是有先例的。宣德元年汉王朱高熙反,正统十四年蒙古入侵,宣宗和英宗就都曾御驾亲征。尽管宣宗成功而英宗被俘,却不该也不能以成败论英雄。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反倒似乎是明代皇帝的责任、担当和本分。

    武宗更毫不客气地下令,再有劝阻者格杀勿论。

    皇帝现在如愿以偿地一身戎装前往南京,随行人员有正直的梁储和邪恶的江彬。扫兴的是,他们磨磨叽叽拖到八月才浩浩荡荡地出发,走到半路却听说叛乱早被平息。

    平息叛乱的,是王守仁。

    王守仁就是大名鼎鼎的王阳明,当时正以右副都御史的身份在赣南巡视。这位主张“知行合一”的哲学家其实文武双全,在学者群体中罕见地具有实际操作能力,当时的兵部尚书甚至料定他很快就会传来捷报。果然,经过一系列战略部署和设谋用计,守仁击败并且俘虏了宁王。宁王可怜兮兮地问:王先生!我愿削去全部卫队,降为平民行么?

    得到的回答是:有国法在。

    那位“威武大将军镇国公朱寿”却觉得不好玩,佞臣们更是羡慕嫉妒恨。江彬和太监张忠甚至要求王守仁把宁王送到鄱阳湖放了,以便皇帝在模拟战中将其擒获。这个馊主意理所当然地被拒绝,王守仁也只好押解宁王去南京。

    王守仁书法

    

    节选自《铜陵观铁船歌》行书卷。原件纸本,纵31.5厘米,横771.8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书为王守仁在铜陵献俘后,作于回南都的舟中。

    太监张永却在杭州等他。

    由于与朝臣杨一清联手扳倒了刘瑾,张永的地位和威望都在张忠等人之上。听完王守仁的陈述他表示,自己是来护驾而非争功的,只不过有些事情不能硬来。王守仁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便把宁王和后事都交给了张永。事实证明他的决定是正确的,因为江彬等人后来竟诬陷守仁是宁王同伙。

    帮得了王守仁的,也只有张永。

    靠着张永的斡旋,王守仁转危为安,麻烦和事情却没完没了。也许是为了弄钱,也许是为了栽赃,太监张忠和佞臣许泰质问王守仁:宁王府富可敌国,所藏如今在哪?

    回答是:都在京城贪官污吏家里,一查便知。

    那两个家伙正是受贿者,当然不敢查,便又欺负王守仁是读书人,强行要他参加射击比赛。没想到王守仁张弓搭箭三发三中,竟赢得北京政府军将士们欢声雷动。

    奸臣黔驴技穷,王守仁最终也只能妥协。担任巡抚江西都御史的他重新撰写了报告,宣称讨平逆贼全因威武大将军指挥若定,江彬等等也是有功人员,这才了结此案。

    一个时代也宣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