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药绑附于形似竹鞭的箭杆前部而得名,是利用竹杆制造的弹力装置发射的火药箭,多用于射高和攻城。
明代后期又创制了钉篷火箭与弓射火石榴箭。钉篷火箭在箭镞后部多安了一个喷火筒与一个倒须式铁刺头。当箭射中篷帆后,倒须如刺钉一般张开,使箭牢钉在篷帆上。同时,喷火筒开始喷射火焰,将敌船焚毁。弓射火石榴箭是在火药箭上附有一个倒钩,其施放与燃烧作用与钉篷火箭相似。
(3)喷筒
喷筒是喷射火焰焚烧敌军粮草、营寨和战船的管形喷射火器。首创于南宋初期,明代后期制品增多,主要有飞天喷筒、满天喷筒、毒龙神火喷筒等。
飞天喷筒(见图17)长一尺五寸,用直径二寸的竹筒制成,筒外用麻绳缠紧,尾端安一根长五尺的手柄。装填药料时,先装一层炭多硝少的慢燃烧火药,次装一层喷射火药,再装一枚用硝石、硫磺、雄黄、樟脑等易燃和致毒物制成的火药饼。药饼两边有通火渠槽,并将火药饼压实。然后再依次按同样方法装填五枚药饼。如果装药量适当,火药饼可喷射至数十丈远的敌船上,将敌船焚毁。
满天喷筒用两节毛竹做成喷筒,内装火药和砒霜、胆矾、斗兰草、草乌头、大蒜等有毒性和刺激性的物质,外用胶布重裹。喷筒制成后,安在长枪头上,等待使用。这种喷筒多用于守城。守城战开始后,当敌军前来攀城攻打时,守城士兵即点燃火药,喷射火焰,烧灼和毒杀攻城敌军,是当时的一种守城利器。
![]()
图17 飞大喷筒
毒龙神火喷筒是用一根三尺长的毛竹做筒身,内装毒性火药,尔后绑附于高杆之首,专门在攻城时使用。攻城战开始后,士兵把它持至城墙的垛口上,乘风点火,烧灼和毒杀守城士兵,尔后乘机攻入城内。
(4)火兽与火攻车类火器
火兽类火器一般是用轻便的木料制成兽形框架,并安上兽形ib.头尾,涂上各种色彩,通常高三尺、长五尺二寸,四足有轮,里外用纸密封糊固。兽类火器的两耳放置发烟瓶,口内安有喷筒,左右胸各拴扣一个火铳,尔后用火线将它们之间互相串联起来。作战时,由士兵将其推至敌阵点火,于是两耳烟腾雾起,口中喷火吐焰,两胸侧火铳弹丸射出,敌人防不胜防,阵地顿时溃乱,进攻者可乘机取胜。
火攻车以车为运载工具,车上装运火药与火器。通常使用的有喷射毒剂和燃烧物的火龙卷地飞车、发射40支火箭的冲虏藏轮车、车上装有各种燃烧性火器的万全车等。
上述几种燃烧性火器,有的起源于宋代,有的初创于明代。一般说来,火兽与火车类火器构造新颖,机动性好,燃烧性火器多,效率高,是燃烧性火器进一步发展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