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中国古代兵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节 射远兵器
实的抛石机,对士兵进行有关机械使用的训练,从而成功地用抛石机同火枪等兵器相配合,取得守城战的胜利。魏胜在抗金作战中,曾创制数十辆炮车和数百辆如意炮车,多次战胜金军。朝廷得知后,下令各地制造和使用这种炮车。

    南宋咸淳十年(公元1274年),蒙古军在进攻襄阳时,曾请回回人造炮匠师亦思马因,设计制造了一种重力下坠式抛石机,其击砸和摧毁力大于宋军的人力拉动式抛石机。据说这种抛石机在进攻襄阳时抛射了重达150斤的巨石, “所击无不摧陷”。之后在进攻长沙和桂林时,都使用了这种抛石机。由于它首创于进攻襄阳之战中,故被称为襄阳炮。又因为它是回回人所设计,故又被称为回回炮。襄阳炮威力大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抛射的石弹大,重达150斤;而宋军抛石机抛射的石弹不超过90斤。二是炮梢的受力方式有改进,宋军抛石机的受力端系有十几根甚至上百根拽索,用人力拉动炮梢,将石弹抛出;襄阳炮炮梢的受力端附系一块巨石或重金属块,用钩将其钩住,不使下坠;抛射时,即将钩突然解脱,巨石急速下降,使炮梢急速旋转,石弹因受瞬时突发力的作用而被抛出;宋军抛石机因用人力拉动,用力参差不齐,不易使作用力瞬时集中于一点,所以威力较小。襄阳炮在明代还常用于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