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辈子还跟你当兵!我的老长官啊,我们来生再见!哈哈哈哈……”
苟营长的狂笑声忽然转了调,变成一长串令人心悸的号啕声,这哭声在山谷中引起悠长的回声,在场的104师的军官士兵们纷纷跪下,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哭声……
满堂等人和暂15军的士兵们无不为之动容。
这时铁柱突然发现蔡继刚和沈副官都不见了,警卫班的弟兄们慌了神,连忙分头去找。大家从悬崖边一直走到旗杆岭的西头,再折向北往秦家坡走去,一路走一路高喊:“蔡长官,沈副官……你们在哪里?”
在秦家坡通往旗杆岭的一段石板路上,沈光亚在一边端着冲锋枪警戒,蔡继刚独自一人静静地坐在一堆36集团军士兵的尸体旁,傍晚落日的余晖斜照在他身上,呈现出一片金红色的光泽。满堂等人看到这样一幅悲壮的画面:李家钰卫士们的尸体散卧在周围,各自保持着临死前的姿势,有的右臂前伸紧握手枪,有的仰面倒在战友的尸体上,最后死去的一个卫士竟然以战友的尸体为依托,持枪作射击状,被削去半边脸的头颅无力地靠在枪托上,枪栓和扳机上糊满了已经凝固的鲜血……
李家钰的遗体静静地躺在卫士尸体的中间,他的军服上,甚至连皮靴底上都布满了弹孔。显然,日军士兵们唯恐这个中国将军不死,竟然用机枪对他的遗体进行过扫射。
满堂发现,李家钰脸上的血迹已经被蔡继刚擦干净,这位陆军中将神情坦然,仪态安详,仍保持着生前的威严。
蔡继刚在笔记本上写下了记录:
“是役,我36集团军总部人员在旗杆岭遭到日军经过化装的野战部队之伏击,兵力约一个中队,配有很强之火力。在战斗中,自李家钰司令官到部下248人壮烈殉国,其殉国军官有参谋处少将处长萧孝泽、少将高参陈绍堂、总部副官处少将处长周鼎铭、总部参谋处上校作战科长陈兆鹏、上尉侍从副官龚子仪、警卫连连长唐克俊……”
蔡继刚缓缓地将手伸进贴身衣袋,李家钰那封绝笔家书还在,上面似乎还保留着他的体温。蔡继刚感到心中稍有一丝安慰,他想起在许昌阵亡的吕公良,他的遗体还不知所终。比起吕公良,李家钰还算幸运,至少他死后还能得到战友们的照顾,还能保持一个将军的尊严。
自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倒在战场上的将官已经接近200人,其中职务最高的是四年前在随枣会战中阵亡的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一般来说,如此高级别的将领阵亡几率不会太高,蔡继刚本以为这种牺牲不会再有了,不料今天又是一位集团军司令官倒在战场上。
104师的苟营长啜泣着跪在李家钰遗体前,为他的军服清除干涸的泥浆和血迹,一串串泪水洒落在李家钰的军服上。
蔡继刚站起身来下达命令:“104师苟戴华少校听令!”
苟营长立刻停止啜泣,立正站好。
“命令你部将李总司令遗体送至47军军部,路上不管遇到什么情况,要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好遗体,以确保遗体送至李总司令家乡四川蒲江县安葬。第36集团军其余阵亡官兵之遗体就地掩葬,并做好记号,以便战后查找。敌69师团其他部队应该就在附近活动,你部善后工作完毕后应尽快出发,此地不可久留!”
“是!长官。”苟营长敬礼。
蔡继刚随后转身吩咐沈光亚:“传我命令,警卫班列队出发!”
满堂在列队时仔细看着蔡继刚的脸,他发现蔡继刚的脸上有两条干涸了的泪痕……
5月23日,洛阳城还在猛烈的炮火中颤抖着,中日两军惨烈的攻防战趋于白热化。洛阳保卫战已经进行了12天,洛阳市区还掌握在中国守军手中。
清晨,城郊白马寺的僧人给15军军长武庭麟送来内山英太郎的劝降书,武庭麟还没来得及看,日军阵地上的扩音器就响了,把劝降书的内容全文向全城守军播放。看来内山英太郎不大相信武庭麟,生怕他把劝降书当了手纸而不向守军透露。
日军喇叭的功率很大,播音员的声音在整个城市上空回响:“……皇军自入中国以来,所向无敌,攻城没有超过一周而不下者,今将军及其将士坚守洛阳十日有余,尽到了守土之责,而今洛阳外围百里内已无中国军队,援军无望,坐以待毙,实属不智。为防止洛阳古迹毁于战火,切望守军停止作无益之抵抗……”
这个播音员不知何许人也,国语说得极好,不仅抑扬顿挫还颇有感情色彩,似乎对守城将士不珍惜生命的行为感到痛心疾首。在前沿阵地上的国军弟兄们认为,这小子肯定是个中国人,日本人学汉语不可能发音如此准确,得好好查查这小子,查出来非扒了他家祖坟不可。汉奸当到这个份上,还真要有点勇气。
武庭麟军长当即将劝降书撕得粉碎,命令僧人回复内山英太郎,中国守军决心与洛阳共存亡!
5月24日拂晓,内山英太郎下令分六路对洛阳城发动最后的总攻。
日军首先集中120门重炮在环城阵地上向市区进行覆盖式射击,四个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