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叉巡逻,大门前还设置了两座带探照灯的岗楼。这里是日本华北方面军司令部的招待所。
在三楼的豪华套房里,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大将站在窗户前,从这里望去,可以看到紫禁城灰色的城墙和金碧辉煌的角楼。
自1937年的“七七事变”以来,冈村宁次大将已经是第6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了。在二次大战中,日本驻中国派遣军里名将如云,而冈村宁次大将则是诸多名将中最有口碑的一个。无论是他的朋友还是他的敌人,在评价他的为人和才能方面,都有着一致的看法:他是个不可多得的优秀军人,也是个极为难缠的对手。
冈村宁次出生在日本东京四名坂町街区的一个没落武士家庭。据家族内长辈们说,这个家族很有些来历,他们的祖先是中国明朝的开国名将徐达,徐达的后人在明亡后才流落到日本。这个传说到底有多少真实的成分,只有天知道。
冈村宁次的军旅生涯开始得很早,可以追溯到1898年他进入东京陆军幼年学校开始。这位大将今年刚好60岁,他的军旅生涯已经有46年了。军人熬到这年岁也该成精了。
在漫长的军旅生涯中,冈村宁次当过步兵小队长,当过司令部新闻检查官,还当过驻外武官。他的晋升之路风生水起,48岁时被晋升为陆军少将,51岁晋升为中将,57岁被授予陆军大将军衔。
就战役指挥而言,冈村宁次的扬名立万是在1939年4月的南昌会战。面对罗卓英集团的20万大军和横在进军路上的三条宽阔河流,冈村宁次不惜违抗总参谋长闲院宫载仁亲王的命令,使用101、106两个连吃败仗的特设师团为主力,对南昌外围防线展开攻击。在日本陆军的战斗序列中,特设师团充其量只是三四流部队,战斗力极弱,特别是106师团,这是一支极其倒霉的部队,仅仅在六个月前的万家岭之战中,106师团几乎全军覆没,伤亡达到近9000人,使这支部队本来就不太高的战斗士气遭到毁灭性打击,日军大本营一度甚至有取消106师团番号的打算。而101师团也没好到哪儿去,它下属的101、103两个联队也在万家岭之战中被全歼,从联队长到大、中、小队长等军官全部阵亡,无一生还。武汉会战后,这两个被打成残废的日军师团兵不满员,士气低迷,遭到其他部队的大肆嘲笑,几乎没有哪支部队愿与它们配合作战。
令人惊异的是,这两个倒霉的师团在冈村宁次的指挥下,居然爆了个大冷门,冈村宁次在三公里宽的突破口上集中了250门重炮和130辆坦克,并调动空军进行近距离的空中支持。101、106师团突然迸发出极其高涨的战斗士气,进攻部队连续突破数道防线,只用七天就占领了南昌。
此战役让日军大本营的高级将领们大跌眼镜,这真应了那句名言:没有无能的士兵,只有无能的将军。
南昌会战结束半年以后,纳粹德国用同样的战术闪击波兰,其闪电战术震惊了世界。追本溯源,在世界战争史上第一次使用闪电战的将领,并不是德国的古德里安,而是日本的冈村宁次。毫不夸张地说,仅凭这一点,冈村宁次即可当之无愧地进入世界名将之列。
冈村宁次的谋略不仅体现在军事上,也体现在政治方面。在对华政策上,他反对建立汪精卫政权,认为这样就会刺激重庆政府,逼其走上绝死抗战的道路。他反对日本人在占领区内担任各级官员,而主张以华制华,要给中国人以“尊严”。他提出“讨蒋爱民”的口号,主张分化抗日势力,而不以军事打击为主。当冈村宁次了解到日本军人在占领区内强奸妇女,而军事法官以证据不足和对方未告发为理由替犯罪军人辩护时,冈村宁次勃然大怒,他质问:战争期间哪有弱势的被害人敢告发罪犯?在他的干预下,罪犯得到了严惩。
1939年夏季,冈村宁次完成了他的研究成果,制订出对中国军队施以政、战谋略的方案和指导大纲。其核心思想是:以政治、军事和派遣间谍等各种手段,策反杂牌军,孤立以黄埔系为主的中央军,然后歼灭中央军。
对于中国军队而言,冈村宁次无疑是个可怕的对手。
第18集团军副总司令彭德怀对冈村宁次有这样的评价:“冈村宁次是一个比他的前任多田骏更为毒辣、更为老练的对手。他有很多本事,能实事求是,细致周密。他不出风头,不多讲话,对部下不粗暴,你从他的讲话里看不出任何动向。他是历任华北日军司令官中最厉害的一个。”
冈村宁次的聪明还体现在制订占领区内的治安标准,他的判断标准很简单:从中国姑娘的眼神里可以看出当地治安情况的好坏。第一,绝对见不到中国姑娘的踪影,系惧怕日本兵的佐证,此为“治安不好”;第二,中国姑娘对日军的汽车感到稀奇而远远地从窗口眺望,此为“治安稍好”;第三,中国姑娘神态自若地走在有日本兵往来的街道上,则为“治安良好”。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每个党派或每个利益集团由于所处的位置不同,看问题的角度就会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往往大相径庭。对于长年在华北敌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