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汉文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章 灌婴闯代 刘恒进京
勾心斗角的皇宫中,刘恒母子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地生活,不敢多说一句话,不敢多走一步路,躲在角落里偷生。刘恒七岁那年,代郡太守陈豨谋反,刘邦平定叛乱后,决定在代郡设立代国,以保证边境的稳定。立国之初,刘邦就曾约定非刘氏不王,这个代王当然也必须是刘氏之后。在廷议时,丞相萧何等文武百官无不推举刘恒,而刘邦也对刘恒没有坏印象,这样刘恒就顺理成章地当上了代王。

    次年四月,刘邦驾崩长乐宫。汉室大权落在吕后手中,吕后开始疯狂报复刘邦生前得宠的嫔妃。戚夫人等数十位妃姬,遭受了非人的折磨和摧残。而唯独薄姬因刘邦生前备受冷落,没有列入吕后打击的对象,吕后只是将她贬出皇宫,遣送到其子代王处,这样薄姬就成了代王太后。虽说刘恒生活过于简约,但刘恒侍母至孝,而且这里不再像皇宫中那样提心吊胆,薄太后生活得还算舒心。

    一阵急匆匆的脚步声传来,正在进午餐的薄太后不觉放下手中的匙箸,因为她熟悉这个脚步声,是她儿子刘恒来了。而刘恒清晨业已问过安,这二次前来,定有大事。

    二十二岁的刘恒风风火火步入正殿,他的口中尚在咀嚼,显然是用膳未果就起身过来。他不及问候就急切地说:“母后,京城发生了天大变故。”

    薄太后一惊站起:“王儿,有话慢讲,难道事情就急得这样,不容你把饭吃完再来为娘这里吗?”

    “母后有所不知,京城发生兵变,吕后的嫡亲相国吕产、上将军吕禄等合谋作乱,太尉周勃,丞相陈平,朱虚侯刘章等联手平叛,已抄斩吕氏九族。”

    “此事有多少时日?”薄太后急问。

    “我是刚刚得到消息,中尉宋昌接到我派驻京城的代邸送来的急报,就立刻进宫了。”

    “代邸来人又是怎么讲?”

    “说是得到了消息片刻未停,就快马日夜兼程赶来。”

    “如此说,这事不见得是刚刚发生。”

    刘恒略作沉吟:“儿臣想也不会太久,料当是近日,看来朝里的重大变化还将随之而来。”

    “是啊,”薄太后深有同感,“让宋昌晓谕代邸来人,要他们密切关注朝中一切,有何变故,即时报来。”

    “儿臣遵命。”刘恒答应一声,移步就要出殿。

    张武快步进入殿门,迎住刘恒躬身施礼:“王爷千岁。”

    刘恒止步,说:“郎中令何故如此慌张?”

    “千岁,灌婴将军从京城风尘仆仆赶来,有要事面见千岁。”

    “可知何事?”

    “他言道事关重大,一定要见到千岁方肯明言。”

    刘恒看一眼薄太后,道:“莫非与京城变故有关?”

    薄太后言道:“无论如何,且先召见,听他讲明情况后再做道理。”

    刘恒对张武将手一挥:“要他在勤德殿进见。”

    张武应答一声:“遵命。”

    勤德殿,是代王刘恒与臣僚决策政事的场所,庄重大方,未见奢华。刘恒居中坐定,张武引灌婴走进殿来。

    灌婴上前一步,行拜见之礼:“千岁金安。”

    “灌将军免礼。”刘恒见他果然满身风尘,和气地问道,“将军长途跋涉,千里奔驰,不知所为何事?”

    灌婴说明原由,令刘恒和张武都大为意外、非常吃惊:“末将奉太尉周勃、丞相陈平和朱虚侯刘章之命,前来迎请代王千岁进京即皇帝位。”

    刘恒一时无语。

    张武见要冷场,追问一句:“将军可是说迎请代王继承皇位?”

    灌婴毫不迟疑:“正是。”

    刘恒此时不能不出言了:“将军,本王无一些准备,未免突然。”

    灌婴是个急性子:“千岁,大可不必多疑,这是经过众议后才作出的决定,请速速准备,早早进京。”

    “现有皇帝又置于何地?”刘恒不能不问。

    “你是说刘弘?他不过是个小孩子,且本不是刘氏血脉,是当年吕后抱来别姓之子,是吕姓的傀儡,当然要废黜了。”

    “那,高祖子孙尚多,为何单选本王?”

    “人们都道是代王贤智温良宽厚仁孝,故而尽皆瞩意千岁。”灌婴已有些不悦,“怎么,这天上掉下来的好事,千岁反倒怕烫了手?”

    “将军息怒,”刘恒虚与周旋,“本王对将军千里奔波深表谢意,又岂能拂了众人的美意。将军一路鞍马劳顿,且请客房休息,容本王稍作准备。”

    “也好,千岁可要早作打算,不可拖延太久,以免生变。末将是秘密而来,还请不要走露风声。”

    灌婴被送到客房去后,刘恒当即召集重要臣僚前来商议,并请母后到场。

    张武首先反对:“千岁,万万不可轻易进京,内中恐有阴谋。周勃熟知兵法,诡计多端,陈平更是运筹帷幄、足智多谋。他们刚刚诛灭诸吕,难以向天下人交待,十有八九是要千岁去做替罪羊。”

    有几位臣佐同声附和,力阻刘恒进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